■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责己之心责人,爱己之心爱人”——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采访时发现,村民们家里最醒目的地方都挂着一幅装裱精美的好家训牌匾。县妇联主席王咏梅介绍,去年以来,县妇联免费送出6000余块牌匾,覆盖全镇70%的家庭。
在小城子镇宁南村“好家风好家训主题广场”,除了四周的展板,草丛中的小木牌上、柱子上也书写着精美的好家风好家训。
在洁白的村民住宅院墙上,20个图文并茂的好家风故事,成了村里又一道风景。有知名人士,也有身边楷模。村民张大姐指着“家风故事墙”说:“有几户上了墙的人家就住在我家房后,人家大人小孩脸上都觉着有光,村民也非常羡慕,向他们学习,期待有一天自己家也能上墙露露脸。”
退伍军人武占元的儿媳妇杨东莲快人快语,“我家的家训写的是‘和睦和气和顺和谐’。我老公公一直是当地的领导,可三个儿子的工作大事他一个也没管过,还经常和我们讲道理,公公婆婆对我们三个儿媳妇都非常好。我们的下一辈也都非常孝顺,村里人有事也愿意找我。”杨东莲笑得合不拢嘴。
在小城子镇宁北村东营子家风馆,陈列着近代名人家风故事和红色家风故事。赤峰市关工委、宁城县教育局、税务局等十几个单位在这里举行过主题党日活动。一年来,有700多名中小学生走进家风馆,学生孙娅涵写道:“在家风馆,看到了很多伟人的家风故事。80岁的张彩忠爷爷在现场对我们说,人要想成功就得多学习、能吃苦。俭是聚宝盆、勤是摇钱树,让我受益匪浅。”
小城子镇妇联副主席侯素清是家风馆的义务讲解员。她说:“我们为观后感写得好的学生发奖状,奖品是励志书籍。”
王咏梅介绍,小城子镇被自治区妇联命名为全区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县妇联连续两年推动开展了“百名巾帼志愿者讲述100个红色故事”“百名妇联主席讲述百场家风故事”等活动,当地家风建设的经验被市、县政法委列为德治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