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阅读 PDF版下载

栏目: 新书馆

版面: 阅读

20年梳理:性别视域下的“三农”问题研究


    杨丽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性别视角研究(2001—2021年)》一书在农村土地制度研究领域引入性别视角,对近20年来改革过程中性别问题的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本书将“三农”问题研究和性别视角研究相结合,为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进一步保护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也为农村各项制度改革中继续增强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 杨丽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我国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第二轮土地承包开始,由于受农村传统婚姻习俗的影响,妇女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国家多次强调要切实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为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中央政策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性别视角研究(2001—2021年)》一书,正是从第二轮土地承包开始,反映了近20年来改革过程中性别问题的多个方面。党的农村土地政策具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长期稳定的特点和要求,承包期间从性别视角所做的观察和研究,将为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进一步保护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为农村各项制度改革中继续增强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性提供有力支撑。

    在农村土地制度研究领域引入性别视角

    本书在农村土地制度研究领域引入性别视角,不仅基于“实现性别平等”是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联合国所有会员国2015年一致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为达到目标,各国都在采取行动,在社会发展决策中将社会性别观念纳入主流,在农村制度改革中关注性别平等。在土地制度研究领域,运用性别视角进行分析研究,也是国际社会在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通行的做法。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本书选择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运用性别视角开展研究,一方面为农村经济研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二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政府始终把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推动男女平等放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的发展需要进入更加平等、包容、可持续的轨道,妇女事业是衡量的重要标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我国广大农村妇女,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妇女走在时代前列,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妇女权益保护是男女平等的重要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妇女问题,对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妇女进步的前提条件。我国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加速行动。在农村土地资源分配过程中讨论性别问题,就是为妇女发展奠定最有利的政策基础。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中关注男女平等,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现阶段农村妇女仍属于弱势群体,她们在家庭和村社的地位通常低于男性,受农村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妇女虽有主张自身权利的愿望和需求,但她们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当妇女的权利受到侵犯和损害时,她们在乡情和亲情面前往往选择沉默和隐忍。只有在关心她们的妇女工作者面前,才表达些许心声并流露出不满和无奈。由于妇女所处的现实环境,仅在个体层面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暂时和有限的,只有在全社会层面上对保护妇女权益达成共识才是长久之计。因此,实现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促进男性发展。只有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实现性别平等的意义和重要性,妇女发展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作为从事“三农”问题研究和促进性别平等发展的工作者,为不能发声的农村妇女发声也是写作本书的动力来源。

    系统反映农村发展过程中妇女遇到的各种问题

    本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妇女拥有土地权利的定义。书中呈现的内容是对长期在该领域所做研究进行的梳理和总结。本书区别其他相关研究的最大特点是,以实证研究为主,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对妇女是否拥有土地权利,不单是对法律意义的妇女土地承包权利进行讨论,更多地从农民和妇女本人的认识、农村社会的认可来判断。用农民自身对土地承包权利的理解,作为本书研究妇女土地问题的切入点,意在强调除法律规定外,社会认可的权利的重要性。

    本书研究时间跨度为20年,将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上中下三篇,基本上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农村发展过程中妇女遇到的各种问题。上篇汇集了2001—2003年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对象聚焦第二轮土地承包初期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利状况,力求系统深入地研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目的是强调研究农村土地制度中引入性别视角的重要意义,引起社会各界对妇女土地问题的关注。

    中篇汇集了2004—2015年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对象聚焦在二轮土地承包过程中重视妇女土地权利的实践案例。这一时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妇女既面临传统的农村土地承包权缺失问题,又面临城镇化进程中与土地相关的其他权益问题,各地在实践中就维护妇女土地等相关权益问题开展了积极探索。本篇研究的范围不仅涵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也拓展到了草原承包经营权。

    下篇汇集了2016—2021年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对象聚焦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进程中如何维护妇女权益。这一时期,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加快推进,农村妇女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因此本篇着重选择深化农村制度改革的试点地区,对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过程中的妇女相关权益状况进行较为系统的跟踪研究。

    性别视角已纳入各个领域的发展议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保障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合法权益。农村改革任务较为艰巨和复杂,改革进程中的性别视角研究同样处于探索和开拓阶段。虽然属于较新领域,但相关研究成果已得到有关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批示,比如书中近期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中保障妇女成员资格权益的建议,已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中得到了体现。书中提出的其他建议,有的已经成为政策法规的内容,有的有待于在今后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中得以体现。农村经济领域性别视角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角度,在这一领域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仍然很多,比如,如何保障农村妇女的宅基地权益、集体收益分配权益,以及在土地确权赋权活权改革中如何进一步保护妇女的承包地权益等问题,都有待继续运用性别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

    (作者为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