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 范晓洁
“其他工作得按时按点去,照顾不了孩子,在这里我可以把假发带回家制作,没有硬性工作任务,自己想做多少做多少,有事了也可以随时出去忙,到饭点可以回家做饭接孩子,我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日前,在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小倩宝妈工作室”上班的牛永莉说起自己的工作时高兴得合不拢嘴。
牛永莉今年36岁,和丈夫一起在金昌务工。她是一位有着三个孩子的妈妈,以前因为照顾孩子的缘故,牛永莉没办法脱身出去工作。如今,“小倩宝妈工作室”解决了她上班和照顾孩子的难题。
走进金川区宝晶里社区的“小倩宝妈工作室”,整齐的工位,温馨的氛围,“宝妈”们正在这里认真工作。一个头模、一把钩针、一撮头发,在她们的“飞针走线”下,一个个假发套很快就初具模型。“小倩宝妈工作室”是金昌市省级“巾帼乡村就业工厂”之一,工作室主要针对陪读妈妈、育儿妇女等灵活就业群体,设置上班时间弹性的“妈妈岗”,为妇女就业创业搭建了平台。
“这份工作真的很适合我们这样的‘宝妈’,到这里来可以有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逢年过节工作室还有聚餐和团建活动,我一个月能挣2000~3000元。”“宝妈”聂婷婷是这里的老员工了,她高兴地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曾是众多“宝妈”的心声,也是金昌市妇联服务妇女群众中的难题。如今,在“小倩宝妈工作室”,像聂婷婷这样离不开家、放不下娃的“宝妈”们找到了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点,实现了就业创业愿望。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女儿已上初中的李小倩说起“宝妈工作室”的创办初衷和创业艰辛,感慨连连:“一些‘宝妈’太不容易了,又要照顾家庭孩子,还要赚钱补贴家用,我就想打造一个可以带娃赚钱两不误的‘宝妈乐园’。”
敢想敢干!李小倩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尝试制作假发,2019年她独自到山东、河南等地学习假发编织技术。2020年6月,学成回来的李小倩创办了她的第一个“宝妈工作室”,专为“宝妈”们提供就业岗位。2021年,在妇联的扶持下,李小倩将第二个“宝妈工作室”开在了宝晶里社区。
门槛低、零投入、收益稳定、时间灵活……李小倩的“宝妈工作室”吸引了众多“宝妈”前来工作。家住金冠花园的刘晓霞刚到工作室,是个“编织新人”,她笑声朗朗地说:“假发编织学起来不难,很快可以上手,我前天交了两件货拿到了100元,这份工作可以让我照顾好两个孩子,我很喜欢。”还有来自双湾镇的姐妹花王亚萍和王亚茹,来了就不想走:“这不仅仅是我们工作的地方,主要感觉这儿就是一个‘家’,让我们有了归属感。”
据悉,李小倩的“小倩宝妈工作室”截至目前共培训300余人,目前固定就业有100余人,工作室年收入可达84万元,切实为“宝妈”们撑起了就业创业的一片蓝天。
据介绍,近年来,金昌市妇联精准对接妇女需求,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通过举办劳务品牌培训班、“巾帼乡村就业工厂”骨干培训班等,以务实举措拓宽妇女增收致富渠道。2022年以来,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20余期,培训妇女近800名,吸纳1000多名妇女就近就业,帮助妇女群众在家门口端起“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