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周刊·小荷 PDF版下载

版面: 文化周刊·小荷

月下之“圆”


    轻轻放下圆规,纸上的圆,似比窗外的月还满,这“满”包含着我的努力……

    ■ 福建省永安市巴溪湾小学六年级(6)班  

    罗梓涵

    月光照进窗来。草稿纸上零星画着几个圆,却不像窗外的月那样圆满。

    “画不了!”我扔下手里的圆规。妈妈皱起眉头:“怎么会画不了呢?”她拿起圆规,将针尖立起,捏着圆规上端,慢慢倾斜,转动圆规,铅笔尖轻盈地在纸上划出一道弧线,圆规继续旋转着,最后与原先的线重合,一个满圆跃然在纸上。

    看到这,我一时无话可说,重新拿起圆规一画,可线却再次偏离了。“就是不行!”我怒气冲冲地喊。“你以前从来没有使用过圆规,却想一画就会,这怎么可能?只有反复练习,才可能成功!”妈妈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窗外,一轮圆月正静静地看着我,而我看着手中的圆规。想起妈妈的话,我深吸一口气,再次拿起圆规,在白纸上练习起来。不要烦躁,只有反复练习才可能成功!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回想起妈妈使用圆规时的情景。手抓圆规上端,确定中心,把重心放在圆心上,再慢慢倾斜,转动手指,纸上留下一道弧,我喜上眉梢,立刻将圆规一转,圆心却在那一瞬间偏离,弧线也偏离了应在的轨道,根本不成圆。

    我气得狠狠将圆规扔在草稿本上:“练什么练!根本没用!哪有这么难学的东西?像溜冰、弹琴……”我猛然停住,溜冰、弹琴,哪样不是靠练习才换来的成功?

    静心练习!捏住圆规,落在纸上,手一倾,针尖稳稳立着,再向另一端缓缓倾斜,小心翼翼地转动圆规,纸上慢慢出现一道浅浅的弧,艰难地在纸上滑行着,却没有再偏离,断断续续,终于“首尾圆合”。松了一口气,看这圆,虽不如月圆,但终于有了一点圆的模样。我的心欢悦起来,再持圆规,反复练习,一个又一个圆,愈来愈满,愈来愈圆。

    要心平气和,不要放弃!妈妈的话是对的,只有反复练习才可能成功。轻轻放下圆规,纸上的圆,似比窗外的月还满,这“满”包含着我的努力!而我也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圆规转,弧线走,画圆得心应手。我知道,这份熟练,离不开练习;我明白,成功包含千千万万,但需坚持不懈。

    指导老师:雷碧玉

    名师简介

    张珊,北京第一实验学校语文学科主任,曾任教于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博士;曾参与编写《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必修(上册)》《语文单元学习现场》等专著,发表过《设计有小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论语>对当代中小学生师德建设的启发》《提炼、整合整本书主旨与观点的阅读方法与策略探究》等论文,曾获得北京市海淀区高中教师教学成果区级展示一等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评定的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一等奖等。

    名师点评

    每次写作文时,都会有同学抱怨没有内容可写。其实,生活中的小事同样可以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这篇《月下之“圆”》便是很好的示范。

    小作者从“我”初次尝试画圆失败时的沮丧写起,接着描写了妈妈的示范动作,并借妈妈之口说出“反复练习,才可能成功”的道理。谁知“我”静下心来再次尝试,仍然“功败垂成”,于是怒气更增。然而,就在“我”“气狠狠地”抱怨时,“我”突然联想到之前学习溜冰、弹琴的经历,终于深刻地领悟了妈妈所说的道理。文章末尾,“我”的收获远不止学会画圆,更在于获得了精神上的成长。

    本文精巧的情节设计,对小作者的描写能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能在不长的篇幅内成功地写出妈妈示范画圆、“我”初次静心画圆、“我”真正静心画圆等几次画圆的区别,可见小作者对动作细节、写作顺序的娴熟掌控。而借助“我”对妈妈所说道理态度的变化来呈现主旨,也并非易事。小作者却举重若轻地借助“怒气冲冲地喊”“深吸一口气”的勉强坚持、“猛然停住”的顿悟、“心怀欢悦”的反复练习等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来。总之,本文精细的对比描写、精巧的情节设计、精深的主旨呈现,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