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沉甸甸的收获 甜蜜蜜的幸福

一对“80后”夫妻档农机手的麦收故事


    如果没有别的事,周晓梅也会待在驾驶舱陪丈夫。他们有时交流驾驶技巧,有时互相开玩笑,这让他们的麦收生活有趣了很多。

    周晓梅已有三年的独立驾驶经验了,如果是大块麦田,她也可以和丈夫一样连续作业几个小时。

    有时候,夫妻俩还要和农户深入沟通,协商出更好的收割方式,从而让每一粒小麦都被拾起。

    即将日落,周晓梅和丈夫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他们将前往下一个收割地块。忙碌之余,他们俩饶有兴致地拼出了一个颇有喜感的爱心。

    周晓梅和丈夫一起吃饭的机会很少,通常是换着班吃午饭。今天碰巧亲戚来帮忙,于是,他们席地而坐尽情享用他们的午餐——两个包子和一瓶矿泉水。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樊文军 文/摄

    盛夏之际,华北平原上正在上演着一年一度的小麦抢收战。女农机手周晓梅和丈夫刘宁就是这场夏粮抢收战中的“80后”夫妻档。

    6月14日上午,天气晴朗,气温达到38℃。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码头镇廖庄村时,周晓梅和丈夫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救援。“因为让行一位路人,我们的联合收割机陷到刚放完水的麦田里了。现在,我们只能等朋友开挖掘机来救援。”周晓梅告诉记者。

    今年35岁的周晓梅和丈夫刘宁来自码头镇魏圈村,他们一家有四口人,两个孩子都正在上小学。每年麦收时节,都是他们夫妻最忙碌的时候。为了节省成本,他们没有雇人,而是选择夫妻搭档干活。在刘宁的指导下,周晓梅早已是一名成熟的农机手了。

    “今年和以往不同的是,好多农民的地都流转了,农户的麦田又都很分散,我们不得不四处奔波,路上等待时间太多了。”刘宁对记者说,从6月9日起,他们夫妇便开始忙碌今年的麦收工作。这是他们夫妻搭档从事麦收工作的第11个年头,开春后,他们还花费将近10万元新换了一台二手联合收割机。

    早上6点,周晓梅夫妇便开始了一天的收割作业。烈日当空,虽然炎热难耐,但周晓梅告诉记者,他们最怕的是刮风下雨,“收麦就是和时间赛跑,我们宁愿在烈日下多流些汗水。”在刘宁收割作业的同时,周晓梅会提前接洽下一家农户,主要是确认好时间、地点等。另外,周晓梅的工作还包括记账、收款。“到傍晚,我们估计能收割60亩地,收入大约3000多元。”她告诉记者。

    在农村长大的周晓梅深知粮食来之不易,因此,她十分谨慎地帮乡亲们颗粒归仓。“这些年,我们夫妻俩都在帮乡亲们抢收小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增加了收入,还体会到了乡亲们丰收的喜悦,我们的工作其实是在收获一份份幸福感。”周晓梅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