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贵州贵阳花溪区创新推动移风易俗、纠纷化解

“女子劝导队”的话大家都听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 徐康

    “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家里这点小事儿劳烦你们多次上门调解,不然咱家的矛盾也不懂得怎么化开。”握着女子劝导队队员的手,杨群感谢之余还有点自责。

    家住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筑街道尖山村的杨群,既是村民,也是新市民。尖山村“女子劝导队”不仅化解了她的家庭矛盾,还帮助她联系解决了工作问题,生活越过越好。

    近年来,随着贵阳市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尖山村也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村寨逐步发展成为楼栋院落,并由原来的三个自然村变成现在的三个小区87栋居民楼。

    然而,村民住进小区后,产生了“不适感”:整体环境卫生不够理想、邻里纠纷较为突出、老传统“坝坝席”扰民……尤其是不少妇女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以后,在新的环境下,生活不习惯,甚至无所适从。

    “另一方面,姐妹们胆大心细,在调解家庭、邻里矛盾方面有着天然优势,我们一直在探索动员辖区女性参与尖山村的基层治理工作。”尖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妇联主席李俊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经过大量深入走访调研,2022年9月,尖山村“两委”决定因地制宜组建以村“两委”妇女干部、热心女党员、女性网格员为主要力量,其他类别女性共同参与的尖山村“女子劝导队”,以期发挥她们的优势,参与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不文明行为劝导、环境卫生整治等基层治理工作,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小区环境。

    尖山村整合各类帮扶资源,以1名花溪区人大委员、1名花溪区政协委员、2名街道女性科级干部、3名优秀村“两委”女干部、8名女性网格员及12名村妇联干部为基础,从辖区女性村民中挑选了24名有威望、为人正直、热心公益事业的妇女代表,组成了51人的“女子劝导队”,通过两两组队的形式,全覆盖深入村民居住的三个小区87栋居民楼开展服务工作。

    按照一周一收集、一月一报告、一季一汇总“三个一”工作机制,尖山村“女子劝导队”充分利用“熟人熟地”优势,通过入户走访上家门、召开小区“坝坝会”、建立“女子”微网群等方式,义务开展政策宣传、民意收集、垃圾分类指导、移风易俗引导、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同时,配合村“两委”进行电瓶车“飞线充电”、消防设施等安全隐患排查。

    “坝坝席”是当地传统民俗宴请,红白喜事及重要节日都要摆席招待乡邻亲友。小区内举办“坝坝席”带来的噪音扰民、垃圾乱扔、污水乱流等问题,一度是困扰尖山村治理的一个难题。

    “在小区办红白喜事,村民们也是迫不得已,以前家家户户有院子,搬进高楼没办法了。”作为花溪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联户长的张荣萍在开展劝导工作中发现了这些问题。她及时通过村“两委”向街道反映,很快在街道的指导下,尖山村便民利民服务广场快速建成并投入使用,“有了固定场所,不仅解决了小区‘坝坝席’的难题,还为我们集中宣传提供了便利,也有效杜绝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据了解,尖山村“女子劝导队”组建以来,积极参与各项村级事务,主动开展各类学习宣传和劝导工作,开展宣传活动30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4万余册,覆盖辖区居民7000余人次。参与劝导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不文明行为等共计350余件次,同时,劝导队员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辖区15名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得到了辖区居民的普遍好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