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东台市油菜“耐盐碱高产高油”技术模式观摩会现场日前传来喜讯,经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现场测产,采用耐盐耐密高产高油新品种和密植抗盐稳产新技术,东台市盐碱地200亩连片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密度高达6万株/亩,机收实产达323.87公斤/亩,亩产油量约163.17公斤,比当地油菜平均单产增加59.5%,比当地油菜平均亩产油量增加82.7%,创盐碱地油菜高产新纪录;种植油菜后土壤盐含量降至约1‰,是周边冬闲区盐含量的50%左右,为“以种适地”盐碱地治理和利用、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专家认为,油菜“耐盐碱高产高油”技术模式的应用,克服了盐碱地出苗难、经济产量低、机械化难度大的关键问题,实现了盐碱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目标,标志着油菜在“以种适地”利用盐碱地上取得重大突破。据专家估算,我国盐碱区可用于油菜生产的面积在1亿亩左右,推动“耐盐碱高产高油”技术模式在盐碱区应用,以我国当前油菜平均单产140.3公斤/亩,含油量44%计算,将年增加菜籽油供给约617万吨,使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4个百分点左右,对推进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农业绿色循环发展、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意义重大。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