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海拔逾3000米的川西高原,组建一支女足队有多难?


    □ 新华社记者 肖世尧 陈地

    如果没有亲身来到这里,你很难想象,在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川西高原阿坝州组建一支女子足球队,要面临多少困难。

    “大山里的女孩们从来没有见过足球。”对于16年前刚到阿坝女足时的场景,张金文依然记忆犹新。

    2006年年底,四川阿坝州体育局决定重建此前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州女子足球队,并确定将训练基地设在拥有全州唯一人工草皮足球场的九寨沟县中学。彼时,张金文成为球队助理教练。

    “我们在全州范围内招生,到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家长也不知道什么是足球。每次去招生,我们尽可能把招生宣传资料做得丰富一点儿,让家长能看懂。”张金文说。

    “招来的队员主要有三类,一是家庭条件不好的,二是学习成绩和家庭条件都不好的,三是单亲家庭的小孩。”张金文介绍,“对很多队员来说,足球是她们走出大山唯一的机会。”

    练足球绝非易事,冬天的九寨沟很冷,这些10来岁的小女孩每天一早都要起来训练,有时候连热水都很难保证,队员们手上长满冻疮。

    刻苦训练下,阿坝女足很快开始崭露头角,在2007年的四川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乙组)名列第二,又在2008年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获得第一名。

    2011年,张金文开始担任阿坝女足主教练。此后的十余年时间,球队又取得了包括四川省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基地赛第一名在内的多项荣誉。

    不断摸索中,阿坝女足和九寨沟县中学也逐步形成“体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初高中阶段的女足队员全部作为特长生被九寨沟县中学吸收,训练的同时保证队员们的学习时间。

    17年来,一批又一批的队员走出了大山。“她刚来时又黑又瘦,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张金文指着荣誉墙上的照片说,照片上的女孩叫卓玛吉,2011年她从小金县云门村来到球队,那是11岁的卓玛吉第一次出远门。

    如今,当年那个瘦小的藏族姑娘已经成长为四川女足主力,并多次入选女足国青队,随队参加U19女足亚青赛。

    阿坝女足的奋斗故事,也吸引了爱心企业的支持。2016年,球队得到四川九寨鲁能公司的赞助,训练条件设施和球员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球队也从最初的27人扩大到多个年龄段的69人。

    队伍不断发展,新的难题也逐渐显现。

    “我们特别需要既有先进和专业的足球理念,又有大学文凭和较高人文素养的教练,来做队员的引路人。但现在找不到这样的教练。”李智说。

    目前,阿坝女足已经计划招收2015至2016年龄段的小队员,将在2024年正式组队备战2026年四川省运会。“阿坝女足的发展确实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相信在各方努力之下,阿坝女足能在未来走得更远。”张金文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