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家校共育多方合力 为未成年人撑起“网络晴空”

——专家详解防范短视频沉迷


    合理使用手机。 新华社发 王威/作

    ●为了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积极的引导作用,互联网媒介内容产品的价值输出需要符合基本的道德规范,其价值导向也要具有方向性和多元化

    ●父母要以身作则,多带领孩子参加网络世界以外的活动,让孩子从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调动孩子的主动性

    ●有关部门要用规章制度来刚性约束短视频平台和视频发布者,并在特定的时间开展持续性的动态监管,进行柔性引导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景韵润

    “我要拍沉浸式写作业的视频!”“我每天都想看游戏解说的短视频。”“许多短视频对价值观没有形成的小孩子来说其实是把双刃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沉迷短视频的未成年人已不在少数,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

    2022年11月发布的《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互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工作日看短视频超过2小时的为9.8%,节假日看短视频超过3小时的达12.4%。如今,短视频已浸润未成年人的生活,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深。针对当前存在的儿童青少年沉迷短视频问题,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等多方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网络晴空”。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 避免形成“单一”价值观

    在北京儿童医院的候诊区,记者看到一些小孩子正手捧手机等待叫号,他们有的在父母的陪伴下玩着消消乐等电子游戏,有的则是低头看着动画片,还有的孩子用指尖在屏幕上滑来滑去刷短视频。

    一个看起来三四岁的孩子,坐在父母中间安静地观看短视频,他的父母告诉记者,他们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担心孩子会着急哭闹,只好让他看起了短视频。“平时我们也会注意,尽量不让他多看,因为有不少短视频的内容都不太适合小孩子观看。”

    “我在农村开展公益活动时,发现有不少孩子沉迷观看短视频,还有一些被主播恶意诱导,用爷爷奶奶的钱在直播间进行打赏。”陕西省商洛彩虹公益中心的负责人杨鑫无奈地说道,短视频里的信息量庞大,孩子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很容易被短视频吸引,价值观也容易受到误导。

    去年年底,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未成年人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研究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从蓝皮书的调查结果看,经常使用短视频、视频和网络游戏等网络媒介的未成年人会更多追求财富成功、社会认可和形象出众等外在价值。频繁看视频或短视频的未成年人,与从不或很少看视频或短视频的未成年人相比,重视财富成功、社会名气和形象出众的比例要分别高出12.31、4.07、16.55个百分点。

    该结果是基于“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课题组于2021年在全国针对6~18岁的在校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的抽样调查得出的,调查共收回有效学生问卷21733份,家长问卷19804份。

    “从调查结果看,短视频在内容产品的价值输出上,可能存在单一化的问题,才会让未成年人更多地注重外在价值,而上网看新闻、搜索信息或学习这些网络行为对青少年价值观并不会产生这样的影响。”作为“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课题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文珺表示,为了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积极的引导作用,互联网媒介内容产品的价值输出需要符合基本的道德规范,其价值导向也要具有方向性和多元化。

    家校共育 携手树立红线意识

    “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发展形成过程中,同时,他们又缺乏对信息和价值的判断能力,因此更容易受经常接触的内容媒介的影响。”高文珺指出,青少年对包括短视频在内的网络媒介的沉迷,是受互联网—家庭—学校系统影响的。

    “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父母对子女越了解、亲子互动越频繁、亲子关系越亲近,未成年人就会越少通过对网络的依赖来满足心理需要。上网动机减弱,对各种网络应用的沉迷行为也会降低。父母对青少年网络监管意识越薄弱、自身网络娱乐活动越频繁,青少年沉迷的风险就越高。”高文珺表示。

    “防范孩子沉迷短视频,亲子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反馈是前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雷雳表示,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父母就要及时为孩子提供“敏感性”和“反应性”照护,明白孩子所需要的是什么,并且对孩子的需要及时回应。“这样才有利于建立亲子之间的信任,父母才能在日后了解到孩子观看短视频的需求,与孩子共同选择更合适的观看时间和内容。”雷雳说。

    “在成长过程中,青少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起稳固的自我认同,也就是发现自己是谁以及别人怎么看待自己。”雷雳指出,在没有网络之前,孩子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得到他人的反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平台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交流机会,于是他们便开始频繁地观看短视频、参与点赞,甚至在直播间打赏。

    “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多带领孩子参加网络世界以外的活动,鼓励他们与现实生活中的小伙伴多交往,让孩子从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调动孩子的主动性,自然就能减少观看短视频的时间。”雷雳建议。

    高文珺还指出,在学校,如果青少年不能适应学校生活、与同学关系不好,沉迷短视频的风险就会提高。“如果能在学校给孩子开展一定的网络素养教育,提升青少年控制上网时间、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也能够减少沉迷风险。”

    “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和老师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杨鑫告诉记者,在一些没有音乐、美术老师的农村学校,她看到了不少代课老师在利用短视频让孩子们学习课外知识,弥补教学空白。“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讲座,介绍观看短视频的利与弊,提高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树立红线意识。一旦他们想要沉迷其中或被人恶意诱导打赏,心里就会绷紧一根弦,不会轻易陷进去。”杨鑫说。

    多方发力 激发短视频社会价值

    “在主流的短视频平台中,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库是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对防沉迷也有积极作用。”但高文珺在调研中发现,有不少未成年人进入短视频平台后,并没有选择青少年模式,家长对此也缺乏了解。“因此,从平台的角度出发,可以进一步推广短视频青少年模式,同时利用短视频生动有趣的形式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在短视频的内容上,特别是对于流量推送的短视频,要注意价值导向多元化,使其内容和价值观念不要过于单一。”高文珺说。

    “尽管互联网平台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保护,例如设立青少年模式、搭建亲子平台等,但实际上,平台在面对海量信息和未成年人身份的识别时存在一些困难。”在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看来,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方式,将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结合起来,进一步压实平台的责任十分必要。

    “不少短视频发布者经常‘打擦边球’,传播一些虽不违法但不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视频,如果平台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并禁止未成年人浏览,将极大地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此,李斌指出,在立法层面,有关部门需要从小切口入手,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要用规章制度来刚性约束短视频平台和视频发布者,确保未成年人接触到的信息都是积极健康的。”李斌强调,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发布合法合规的视频,还要做好用户的区分和内容的分类工作,争取在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精准识别未成年人身份,强制切换到青少年模式,从源头上提供精准的信息。

    “有关部门还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开展持续性的动态监管,进行柔性引导。”李斌进一步说道,例如在寒暑假来临时,监管部门举办一些专项行动,对短视频平台经营者进行约谈,重申明令禁止的行为,应当履行的义务,提醒他们合规经营。“更为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量,完善监管体制。建立信用惩戒黑名单,必要时采取行政处罚,确保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有效运行。”

    为了充分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李斌表示,不妨借助市场的力量,让“良币”驱逐“劣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益智类视频,并将其打造成精品,从而鼓励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孩子们才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李斌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