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爱生活·乐活 PDF版下载

版面: 爱生活·乐活

今天,年轻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交


    编者按

    如今把“社恐”当作自己标签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中青报新近的调查显示:64.2%的受访者感觉自己存在“社交卡顿”,40%的受访者坦诚自己会回避社交,2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线上和线下社交都存在障碍。

    有人说,大部分号称“社恐”的人,实则是“社懒”——懒得社交。华东政法大学杜素娟教授认为,被泛化的“社恐”其实是年轻人的一种防御与抵抗。很多人把内向、不合群归类为“社恐”,这就导致“社恐”被泛化使用,它的外延被无限扩大了。

    仔细观察,当代青年的社交形态丰富多样。比如“饭搭子”“旅游搭子”“考研搭子”“游戏搭子”“运动搭子”“摄影搭子”等“搭子社交”,在年轻群体中日渐流行。这种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社交关系,主打“垂直领域”与“精准陪伴”,更在乎三观以及兴趣的契合度。

    一面是“社恐”泛滥,一面是“搭子社交”流行,毫无疑问,万众一心“搞关系”的时代过去了,返璞归真做自己的时代已经来临。年轻人可谓“人间清醒”,他们懂得,社交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认识你。而社交的本质是,寻找到跟自己同频的人,建立起你跟这个世界的联系。面对不确定性,年轻人更愿意享受当下,不愿意踌躇未来。

    如果说,消灭孤独是关于社交的最初愿景,那么找到同类、共同追梦则是当下年轻人的社交高级形式。身处“云交往”时代,那些寻求共鸣、照亮彼此的连接,更值得去追寻。面对“社恐”“社牛”等各种帽子满天飞,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无论“独乐乐”还是“众乐乐”,俱欢颜。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