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婷 周韦
近日,明星李玟因抑郁症轻生,其留下的近10亿元遗产成为各方亲属争夺的焦点,引发社会热议,巨额遗产的归属成为牵动人心的话题。
遗产将会如何分配?
据港媒消息,李玟生前已将自己共六处价值6亿元的房产与母亲和姐姐签下了“长命契”,同时立下遗嘱,将其余财产全部留给母亲。
“长命契”是联权共有的通俗说法,根据香港地区法律,若多人以联权共有的方式买入物业,那么这些人都会被视为同一共有人。当其中一位共有人去世,那么该共有人的权益将自动转给其他在世的共有人,直至剩余最后一位在世的共有人为止。
李玟与母亲和姐姐签下“长命契”意味着当李玟去世后,价值6亿元的六处房产由母亲和两个姐姐联权共有,而将来母亲去世后,这些房产将会由两个姐姐联权共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预见这些房产最终会由最后一位在世的姐姐获得。
由于内地与香港法律制度不同,没有“长命契”一说,那么同样的情况,若发生在内地,遗产将会如何分配?
1.在弄清楚遗产如何分配之前,需要首先明确遗产的范围。
关于遗产的种类范围: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关于遗产的权属范围: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也就是说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除了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死者的部分,也属于遗产的范围,可以发生继承。
2.遗产范围已经明确,进入遗产分配阶段。
从目前情况来看,遗产将会依据以下法律规定分配: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在立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将会遵循立遗嘱人生前的意愿,按照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
未立遗嘱或遗嘱中未处分的遗产如何分配
若并未立下遗嘱,或者遗嘱仅处理了一部分遗产,那么剩余遗产应该如何分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未立遗嘱或遗嘱中有未处分遗产的情况下,一般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分配遗产,配偶、子女、父母是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没有孩子的情况下,遗产会由丈夫和父母继承,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会平均继承遗产。
如果有继子女,并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那么会适用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规定,继子女可以要求继承遗产。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抚养教育关系的认定一般会考虑继子女在未成年时是否与继父母共同生活,继父母对继子女是否有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教育等。
所立遗嘱要满足一定条件才有效
世界上唯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我们要预防人性贪婪的一面露头。对巨额遗产的争夺,同时也伴随着亲情的逝去和家庭的分崩离析。究其原因是利益诱惑和分配不明导致了遗产争夺的亲情闹剧。
《朱子家训》曾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生命的离开总是难以预知和控制的,因此提前订立遗嘱安排身后之事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可以明确遗产分配。通过遗嘱明确指定继承人,可以定纷止争,避免亲属之间的纷争和闹剧,也可以打消他人觊觎遗产的企图,减少继承人继承遗产的阻碍。
二是可以保护家庭成员。个人可以通过遗嘱确保配偶、子女或其他亲属得到适当的照顾和经济支持。这对于单身父母、再婚家庭或有特殊需求的家庭成员尤为重要。
三是可以保障遗产定向传承。遗嘱为个人提供了确保遗产按照其意愿分配的机会,可以保证遗产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向传承至指定的人,使自身的意愿在身后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尊重。也正因如此,在当今社会,遗嘱不失为保护自身权利,为所关心爱护之人未雨绸缪的一大法律利器。
虽然遗嘱作用巨大,但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有效的遗嘱进而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生活中,订立遗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遗嘱人订立遗嘱时应当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通常意味着遗嘱人年满十八周岁且神志清楚;二是遗嘱人采用不同的方式订立遗嘱就需要满足不同的形式要求。如选择自行书写遗嘱的,应当亲笔签名并注明年、月、日;选择他人代书遗嘱的,应当有两个及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同时注明年、月、日。遗嘱的种类多样,要求的形式也不相同。因此,每个人在订立遗嘱前应当了解所要采取的遗嘱种类的形式要求,方能达到订立遗嘱的目的和初衷。
(作者系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