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吴川杰
以脑梗死为代表的脑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疾病。在门诊,经常会有脑血管疾病患者或家属咨询:定期输液通血管,能不能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回答是:现有证据表明,定期输液不能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同时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对于中老年人群,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破裂和房颤等心脏疾病导致心脏内血栓脱落后堵塞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表面是由胶原纤维、蛋白聚糖以及平滑肌细胞组成的纤维帽,内部是脂质核心。这些成分不能被现有的任何药物溶解,所以无论什么药物都不能达到短期内改善动脉硬化和疏通血管的作用。
房颤形成的血栓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等。这些血栓可以通过长期的正规抗凝治疗逐渐溶解。临床常用的定期输液的药物包括丹参、血栓通、疏血通等一些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的中成药物。这些药物无有效的抗凝作用,虽然短时间内的药物输入可能有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但随着药物很快被代谢掉,其作用也会消失。
另外,输液治疗会增加心脏负担,并带来输液反应、过敏反应等。除此之外,部分人在输液后会产生明显的心理安慰和暗示作用,感觉有了莫名的保障,从而自行停用阿司匹林、降压药物、降糖药物等,或者放心地抽烟、喝酒,这样带来的风险可想而知。
为了寻找能够预防脑梗死的方法,国内外的学者可谓历尽千辛万苦。来自全世界32个国家的学者共同努力了8年,对几万人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随访和研究,共发现了10项导致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并确定这10项高危因素导致了90%以上的脑梗死。
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做到了以下10点,就可以大幅减少脑梗死发生的风险。
1.积极治疗心脏病。房颤、心衰、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脏疾病均显著增加脑梗死的发生,其中房颤使脑梗死的风险增加四至五倍。如果患有上述心脏疾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心内科积极治疗。
2.控制高血压。收缩压每升高10mm汞柱,脑卒中相对发病风险增加30%。高血压的基础治疗是减少食盐和油脂的摄入等生活方式改善,必要时应该在神经内科或心内科医师的指导下联合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汞柱以下。
3.保持乐观心态。斤斤计较、遇事易怒、焦虑抑郁等会使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增加2.2倍。当怀疑存在心理问题时,应该到神经内科或心理科寻求专科医师的帮助,必要时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4.戒烟。吸烟会使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对风险增加90%。有研究表明,每天只吸一支烟的人患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是每天吸20支烟的一半左右,因此应该以完全戒烟为目标,而不是仅仅减少吸烟量。
5.戒酒。酗酒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并且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直线上升,同时酒精也显著增加肝癌、直肠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
6.治疗高血脂。血脂异常和脑梗死发生显著相关,但需要强调的是,血脂异常的治疗基础也是改善生活方式,并非所有的高血脂都需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需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7.减肥。肥胖人群的脑梗死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2倍,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体重是否正常的可靠指标,其正常值为18.5~23.9,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8.治疗糖尿病。糖尿病人群的脑梗死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2倍,并且2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死于脑梗死。控制血糖最重要的是使血糖持续达标。
9.规律运动。规律运动使脑梗的发生率下降40%,运动还可以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血糖,并减少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规律运动是最有效的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方法。
10.合理健康饮食。地中海饮食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心血管疾病、痴呆症等疾病的发生。地中海饮食以天然营养物质为基础,包括多吃新鲜果蔬和鱼类、坚果、全谷物;减少红肉(牛肉、羊肉和猪肉等)、脂肪、食盐和糖的摄入,用橄榄油代替其他食用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