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希望上级妇联可以给社区妇联执委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拓宽视野的同时提高执委履职能力。”“执委整体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被动跟风多、主动创新少。”在浙江省宁波市基层妇联执委座谈会上,部分基层妇联主席、妇联执委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
4月以来,宁波市妇联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做深做实宁波市基层妇联执委履职现状与赋能成长体系专题调研。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基层妇联执委队伍存在履职意识不强、工作能力水平不足等问题。
固本强基,关键在人。为充分激发执委履职活力,宁波市妇联推进实施宁波市妇联执委赋能成长计划,聚焦四项能力提升,赋能执委履职成长,以锻造一支政治硬、本领强、作风实、有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妇联执委队伍。
聚焦基础能力提升 常态化分级教育培训
妇联执委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创新干?相信这些问题都是执委上任之初思考的问题。为了帮助执委快速理清工作思路,宁波市开启了常态化分级教育培训模式。
按照“一级抓一级”原则,聚焦推动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群众工作能力等专题板块,通过培训、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分级抓好区域内妇联执委教育培训工作,到2025年,将实现全市妇联执委至少两天各类专题培训应训尽训。
同时,宁波市妇联着力建设“执委之家”线上学习平台,通过专业引进、内部挖掘等多种方式,设置更有针对性、实操性、有效性的妇联工作线上辅导课程,面向全市基层妇联执委开放服务,现已上线共同富裕、社会治理、组织建设、儿童友好等专题课程18节。
聚焦实战能力提升 培育实训示范项目
宁海县力洋镇妇联执委、小青村妇联主席杨玉娥在参加宁海县妇联实战实训项目巾帼云创训练营后,从土生土长的农民,成长为小有名气的直播新秀。“相信经过实战实训项目培训,会有更多的姐妹能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年以来,宁波市妇联着眼妇联执委的岗位需求和能力短板,强化妇联执委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在自学理论知识、查找短板弱项、对标先进典型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实战实训力度,首先在宁海试点,挖掘、培育一批紧贴中心大局、示范领先、可参考复制的妇女工作实战实训示范项目,强化实务操作培训。
随后,宁波市妇联又出台《宁波市基层妇联执委赋能成长实战实训项目实施办法》,建立项目培育、项目发现、项目认定三大机制,以标准化建设基地、规范化设计课程、精准化辅导提升为抓手构建执委实战实训赋能成长体系。近期,宁波市妇联“执委之家”线上平台实战实训项目课程推荐工作有序开展,经各地妇联择优推荐,收集候选项目20余个。
聚焦岗位能力提升 畅通上挂下派成长通道
“在岗位锻炼期间,我对上级妇联组织的工作理念、工作任务、工作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鄞州区东吴镇凤鸣社区妇联主席李佩说,今年5月,她结束了在市妇联为期3个月的岗位锻炼。
打通妇联执委系统内岗位交流学习通道是宁波市妇联赋能执委成长的重要环节。通过上挂下派、岗位交流等形式强化妇联执委,尤其是年轻执委的跨层级交流锻炼,建立“成长导师”联系培养制度,促进各层级妇联执委在“传帮带”中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工作目标上的相互交流融合。
宁波市妇联干部黄小芸在镇海区蛟川街道迎周村挂职近一年,也是收获颇多。“扎根基层,深入群众,能够更真切地学习做好新时代妇女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聚焦执行能力提升 全面推行执委项目领办制度
镇海区庄市街道、大学科技园妇联扎实开展“一执委一项目”工程,将11个“领办项目清单”落实到执委。“项目很务实也很有挑战,我会结合工作实际,以落户启迪科技园的‘市巾帼科技创新赋能平台’为依托,推进‘巾帼科技创新赋能’这一领办项目,为辖区内更多女科技工作者提供精准服务与关怀。”来自镇海启迪科技园的曾哲领办后干劲满满。
北仑区执委沈庆负责“北仑区小板凳亲子阅读联盟”项目,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北仑区亲子阅读指导中心和小板凳亲子阅读联盟,把北仑区10个街道、30余个亲子阅读推广点串点成线,每年组织各类特色活动300余场……
宁波市各级妇联聚焦“党政所急、妇女所需、执委所能”三个维度,以执委项目领办为杠杆,推动执委立足岗位职责,发挥个人特长,链接优质资源,根据工作实际和妇儿需求,积极创办各类特色项目,以项目化推动妇女工作品牌化。
同时,宁波市妇联积极健全执委履职评价机制,丰富执委履职评价形式,开展寻找最美妇联执委、最佳执委领办项目等活动,激励执委规范履职,增进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