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 孔菁华
“这是什么呀?”“挖掘机。”“对!挖掘机是铲土的,我们一起完成好不好?”……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合禾托育中心三楼,姑苏区法院执行局干警于乔、张佳蕾正陪着两个小男孩玩得不亦乐乎。
这两个小男孩嘉嘉和飞飞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刚满3岁时,父母协议离婚,嘉嘉由父亲陈某抚养,飞飞则跟着母亲吴某生活。本可以在父母膝下共同度过幸福童年的他们,现在只有每周末才能一起玩耍。
然而,由于陈某、吴某双方家庭之间存在一时无法调和的矛盾,经法院确认的调解协议中,关于探视的相关内容,即父母每隔一周轮流将另一边小孩接到身边过周末,在现实生活中也无法实现。
“她父母对我意见比较大,不肯让我见小孩,我去接飞飞的时候总是遇到阻拦。现在我就希望法院能出面协调下。”父亲陈某无奈之下,向姑苏法院申请执行。
该案执行法官高文祥在详细了解案情后,分别走访了陈某、吴某家庭,对双方之间的矛盾症结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其实这对小夫妻之间并没有原则性的矛盾,平时就是互相抱怨比较多,拌拌嘴。产生矛盾的关键在于双方老人介入较多,年轻父母没有主见,最终导致夫妻间的小矛盾上升为两个家庭间的‘战争’。”
怎样才能让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商量今后的探视方式,维系父母子女间的亲情纽带,让小孩在父母完整的爱中健康快乐成长?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对探视地点争议较大,高文祥便想到了“彩虹桥”家事执行未成年人探视中心。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彩虹桥”家事执行未成年人探视中心是姑苏法院于今年5月联合姑苏区妇联,在辖区合禾托育中心为离婚案件当事人探视子女提供的一处专业、稳定、温馨的场所。这里温馨和谐的装修氛围、暖色调的装修风格、墙上可爱的卡通人物,都可以慢慢消除未成年人初入此地的紧张和不安,也能让父母间的对立情绪逐渐得到消解。在专设的游乐区,五花八门的玩具等,也能让家长暂时放下彼此间的芥蒂,陪伴孩子在这里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在约定好的一个周六上午,陈某、吴某分别带着孩子来到了探视中心,两兄弟见面格外亲,很快就玩到了一起。陈某和吴某则坐在远处,在法官高文祥的主持和特邀心理咨询师张群的帮助下,协商今后的探视事宜。
最终,陈某、吴某达成一致,同意每周末由双方带孩子在约定好的商场玩耍半天,完成探视。
协商结束后,法院干警和其他工作人员悄悄走远,给陈某、吴某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好好陪陪孩子们。有了父母的陪伴,嘉嘉和飞飞的心情明显雀跃了起来,话也变多了,探视中心时不时传出他们开心的笑声……
姑苏法院副院长、执行局局长刘玮介绍:“近年来,我院在深入调研辖区家事案件类型特点,并充分把握案件执行规律的基础上,创建了‘彩虹桥’家事执行工作品牌,通过审执协同构筑反家暴港湾、与区妇联共建探视平台、引入优势资源协作执行等,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辖区特色的家事案件执行专业化之路。”
未来,姑苏法院将坚持能动履职,持续扩大“彩虹桥”家事执行品牌效应,进一步有效提升家事纠纷化解水平和执行工作能力,坚持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维护执行权威的同时彰显司法温情,不断深化家事类案执源治理,以诚信友爱的执行环境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