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 张思
最近,广西贵港的“全国五好家庭”丁速家的壁柜坏了。逛了一趟家居市场,对照家庭清廉“约法三章”后,身为税务干部的丁速否定了店家换豪华版壁柜的提议,改用普通、实用的壁柜。
这是贵港市深入推进清廉家庭建设与清廉单元建设融合共建的一个小故事。贵港又称“荷城”,夏日里满城荷花清香四溢。
今年6月上旬,贵港市深入推进清廉家庭建设与各清廉单元建设融合共建的方案出台实施,在广西地市率先推进了清廉家庭建设与清廉机关、清廉国企、清廉社区、清廉乡村建设等清廉单元建设的融合共建,持续深化清廉家风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进乡村。
在贵港,陆绩的故事,人人皆知。东汉末年,被任命到郁林郡担任太守的陆绩在贵港码头上岸。陆绩6岁便以怀橘示孝感动大江南北,其在贵港任上克勤克俭,发动老百姓开挖水井,改善当地人饮水条件;带领老百姓修筑州城,巩固城防。任满东归时,因一家行装简朴,船轻不胜浪,陆绩便让人搬一块巨石压船,平安返回故里。该石被后人敬称为“廉石”。
在陆绩从政的地方——贵港港南区江南街道廉石社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卓献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以陆绩为题材的“廉石”故事在社区口口相传,该社区还丰富了“廉石”故事内涵,以党建为引领,在7个小区成立“红色一家”,以正能量一家、服务一家、互助一家、平安一家、和谐一家、健康一家“六个一家”为核心内容,开展“清廉端午、粽子飘香”“清廉夜谈”等系列活动,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送温暖。
贵港市清廉家庭建设在与7个单元融合共建过程中,重点培育清廉文明家庭,传播科学家教、弘扬良好家风。
距离廉石社区不远的港南一小,在上学期开展了“少年儿童心向党 清廉家风润荷城”亲子诵读活动,二年级学生李雨涵和妈妈声情并茂诵读的《田稷退贿》故事深深感动了学校师生和家长们。
通过“小手拉大手”,清廉家庭建设融合清廉学校建设,在教书育人中成风化人,该校涌现出全国“最美家庭”蒙树红、广西“最美家庭”刘美珍和市“最美家庭”丘新翠等家庭。其中,蒙树红担任荷城义工协会空巢老人项目负责人,每月20日,带领义工到社区陪伴孤寡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理发、洗衣服等,让14名孤寡老人老有所依。
在广大乡村,清廉家庭建设如荷城的荷花,沁人心脾。
走进港北区根竹镇泗民村,一条1.2公里长的柏油路两旁古榕苍虬,绿意盎然,村民将这条路叫廉榕路。
廉榕路连接两个村屯1000多人的出行,原来是一条烂泥巴路。20多年前,泗民村党员干部不等不靠,组织群众进行道路硬化,并在两旁种上榕树绿化。多年后,这些榕树经济价值开始凸显,有老板想以每棵5000元价格购买,并以各种“好处费”“辛苦费”贿赂村干部。
“给一万块钱一棵也不卖,这是公家树、群众树,给多少钱我们也没有资格卖。”今年65岁的老支书廖寿松告诉记者,修这条路时,全村党员干部主动到群众家里做动员宣传,该路见证了村民从反对到理解,从支持到满意的转变,廉榕路已经成为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连心路”。
沿着廉榕路行走,眼前陈有才的家绿树掩映,庭院干净整洁。“母亲跟媳妇的关系比我还亲。”去年,这个和谐一家被评为港北区“最美家庭”,陈有才告诉记者,他家在村里只是普通人家,作为村里的调解员,有时几个月没有一起纠纷,他开玩笑地说自己“快要失业了”。
清朗新风吹遍贵港城乡。贵港市税务局正在打造的清廉家庭建设示范点让人眼前一亮,该局党员干部丁速在工作中严以律己、廉洁奉公,他的家训“勤奋、奉献、朴实、助人”在老父亲在时就已制定好。并且,对家庭成员约法三章:一、家庭成员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违反国家廉洁规定。二、坚持廉洁的生活方式,不贪图不义之财,不收受贿赂。三、珍惜家庭财物,合理规划家庭经济收支,不奢侈浪费,保持良好家风。正是家训家规,让丁速一家人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成为大家学习的“全国五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