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第三专题中,用25段论述集中阐述了新时代如何认识妇女和妇女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而奋斗,并在此进程中促进妇女自身进步与全面发展。这些重要论述,既指方向提要求,又明思路教方法,深刻揭示了妇女发展与国家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经验与智慧在妇女领域的生动呈现。
■ 马焱
妇女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这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主张,在《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第三专题中,用25段论述集中阐述了新时代如何认识妇女和妇女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阐释了如何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而奋斗,并在此进程中促进妇女自身进步与全面发展。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妇女发展与国家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正确看待中国式现代化与妇女发展的内在本质联系,进一步激发广大妇女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强化主人翁意识,奠定了认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论指引。
高度肯定妇女的主体性,解决了怎么看待妇女的能力与价值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妇女与男子同是历史的创造者,确立了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理论基石,创造性地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尊重妇女主体性、发挥妇女能动作用等新思想新论断,从认识论层面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观关于如何认识妇女主体性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妇女领域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出席并主持全球妇女峰会时指出,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继而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妇会二十五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再次强调,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这些重要论断,一方面,高度肯定了妇女同男性一样是具有独立人格与尊严、能力与价值的社会主体,并非依附于男人的“第二性”;另一方面,将妇女的作用提升到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揭示了广大妇女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凸显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鲜明立场,对扭转性别偏见,澄清实践中忽视或轻视妇女能力、作用与价值的认识误区,纠正歧视妇女的错误行为,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深刻揭示妇女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内在统一性,解决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紧紧依靠包括妇女在内的广大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宝贵历史经验,也是党带领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现实、未来等多个时间维度,深入阐发依靠妇女推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重要性,深刻揭示国家发展进步与妇女发展的辩证统一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与人类解放一致性的理论内涵,从认识论层面解决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妇女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每一个胜利都有着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和卓越贡献。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广大妇女辛勤劳作、踊跃支前,许多妇女巾帼不让须眉,跃马横刀,驰骋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建立了可歌可泣的卓著功勋。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广大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发挥聪明才智,挥洒热血汗水,为各项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妇女解放思想、自强自立,勇于开拓进取,热情拼搏奉献,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满怀豪情、努力奋斗,起到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各个战线上,广大妇女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女性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党和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需要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今天,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面向的目标更加远大,更需要我国广大妇女贡献智慧和力量。一方面,希望广大妇女要积极投身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另一方面,强调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主角,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希望广大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以行动建功新时代,以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在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身发展,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中赢得出彩人生。这些重要论述,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充分肯定了妇女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又深刻揭示了投身国家发展是实现妇女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赋予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关于在生产中求平等、在参与中谋发展的新的时代内涵。
科学阐明新时代妇联组织的职责使命,解决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怎么干”的问题
建立专门的妇女组织,发挥其推动妇女与国家、民族一起成长与进步的作用,既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主张,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鲜明特色。党亲手缔造的妇联组织,既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其自身职能定位与功能发挥状况,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以及妇女自身发展都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妇联组织如何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建功新时代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回答了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应该坚持什么原则、朝着什么目标努力奋进的问题。
关于妇联组织的职能定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助手”一说,即“妇联组织是党开展妇女工作最可靠最有力的助手”;进而强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得力助手,是妇联组织的政治定位;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这些职能定位,概括起来就是引领、服务、联系。基于妇联组织的职能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妇联工作的总体要求,最重要的是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些重要论述,对妇联组织的本质属性、应该扮演的角色、发挥的功能做出清晰界定,进行理论概括、理论升华,为新时代妇联组织协助党做好妇女工作,充分激发妇女这支伟大的人力资源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于开展妇联工作的原则和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还从方法论层面给予具体指引。强调妇联组织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要把联系和服务妇女作为工作生命线,尤其强调要根据妇女就业形式、流动分化的变化,创新联系手段,既要在走家串户、蹲点调研中建立面对面的联系,又要联合其他女性社会组织同各层面妇女建立广泛联系,也要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建立联系,只要能联系群众,就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建立基层联系点,同困难群众结对子,把力量和资源充实到基层,使基层真正强起来、活起来;要以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组织活动请群众一起设计,部署任务请群众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群众一起评议;要下大气力开展网上工作,提高网上工作本领,把“键对键”线上互动和“面对面”线下服务结合起来,确保妇联组织在网上有旗帜、有组织、有活动、有服务、有群众,让群众能在网上找到自己的组织、参加组织的活动;要多抓不可替代的工作,适应广大妇女的特点和需要,协调动员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提供服务,既要解决妇女的实际问题,又要通过发挥妇女的优势推动工作,使妇女工作常做常新、充满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既指方向提要求,又明思路教方法,始终贯穿着“怎么看”与“怎么干”的统一、目标与路径的统一、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统一,是总书记治国理政经验与智慧在妇女领域的生动呈现。新征程上,面对党和国家催人奋进的目标、复杂严峻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必将指引妇联组织更好把妇女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最大限度调动妇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蓝图,成就妇女自身的光荣梦想,不辱使命、奋勇前行。
(作者为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注: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运动百年重大成就研究”(批准号22ZDA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