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权力寻租须严惩

    近日,“24个乡镇在一家打印店花了174万元。”一起违纪典型案例通报,引来公众高度关注。通报指出,2018年至2021年,余志辉在平江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挥部督导办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向相关乡镇打招呼,要求对其子余某某经营的文印店生意予以关照。要求全县24个乡镇均按其要求在该文印店制作人居环境宣传册、公示牌等资料,共计174万余元。

    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属谋取私利,属于典型的权力寻租。督导办本就在相关领域具有监督和指导之责,身为工作人员更应洁身自好,以身作则,但当事人却利用职务之便上下其手,这样的害群之马应当严惩。基层腐败侵蚀人心,群众对其深恶痛绝,必须给基层权力立好规矩,对基层权力腐败常抓不懈,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基层政治生态,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

    准确定位,职教发展才能迎来“春天”

    首次在本科批次招生,就成为录取榜上的一匹“黑马”——近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因高录取分数引发社会关注。据媒体报道,该校今年物理类投档最高分数达595分,最低分555分,力压部分老牌本科院校,在广东省内高校(物理)排名第12名。

    职大首次本科招生,录取分数力压老牌本科院校成为“黑马”,源于其专业前沿对口,产教研深度融合的自身定位和发展路径。据了解,深职大今年首次招生的6个职业本科专业均与电子信息业及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匹配。此外,该校还与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准确的职业教育发展定位让深职大毕业生在“大厂”能够实现高质量就业。深职大对学生职业发展的精准定位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更淡化了职教偏见,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需对“纸面就业”零容忍

    日前,《北京青年报》曝光了一些高校毕业生存在的“纸面就业”现象。所谓的“纸面就业”,指的是一些大学生并没有真正就业,而是假装找到了工作。为此,一些学校甚至制造虚假的就业数据。

    就业率是评估高校教育质量和专业培养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部分高校为了获得社会认可和影响力,进行“纸面就业”这样的操作,既损害了学校的公信力,让学生在择业时产生严重误判,也会误导相关政策的制定,贻害甚广。要杜绝这样的“虚假繁荣”,需要教育部门加强监管和审查力度,对“纸面就业”零容忍。同时,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就业辅导,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王恒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