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 白雪峰 谷君峰
8月1日凌晨2点,河北省启用东淀蓄滞洪区,东淀蓄滞洪区属海河流域,位于大清河水系中下游,蓄洪面积达379平方千米,其中涉及霸州市5个乡镇、47个行政村。截至目前,河北省霸州市已累计转移群众73205人。8月2日傍晚,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探访了霸州市王庄子镇王泊村完全小学和霸州市第二十中学两个安置点。
“这是今天的晚饭吗?吃的什么?”
“就是王泊村的特色,大菜,还有土豆。”
“主食吃什么?”
“馒头和花卷。”
傍晚六点,在霸州市王庄子镇王泊村完全小学安置点,记者和一位来河北打工六年的辽宁人聊了一会。他对记者说:“感谢当地政府,这里床和被褥全是新的,药品免费发放给我们,还给测量血压。”
7月30日开始,王庄子镇王泊村开始接收周边王圪垯村和菡荚地村蓄滞洪区群众,80多名群众在这里得到妥善安置。王泊村党支部书记陈安旺说:“蓄滞洪区群众到了我们这以后,用的都是采购来的新床铺、新被褥,每人一套。一日三餐,每天都是三个菜,不限量供应。矿泉水也是不限量的。”
位于东淀蓄滞洪区外侧的另一个安置点设在了霸州市第二十中学,这是安置人数最多的一个安置点,有医护、后勤、安保等工作人员39名,24小时为安置群众提供服务。安置点目前已接受转移群众140人,其中,老年人占比较高。霸州市第二十中学副校长倪方方说:“咱们安置点的饭菜,尽量按照老年人的饮食习惯来安排,做到软、烂、可口。安置点楼内就有洗手间和热水器,方便洗漱,针对老年人的疾病,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常用药品,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
8月1日,一位脑梗后遗症患者在安置点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得到了及时救治。倪方方说:“患者来到安置点后就发烧了,经大夫诊治需要入院治疗,安置点负责人积极联系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经多方沟通,医院最终同意为安置群众免费治疗。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保证每一位安置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目前,霸州市内有16个安置点已经启用15个,为确保被转移群众住得舒心、安心,每个安置点确保满足有生活用品、有热水、有洗漱间、有空调或风扇等“七有”标准,并配备了矿泉水、方便面、面包等基本生活物资。截至7月31日下午3点,霸州市蓄滞洪区5个乡镇47个村街,共计73205人得到了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