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丽
□ 李永飞 李兵峰
“她每次回家,从一楼就能听到急促的脚步声。”这是顾爱云丈夫王光的笑谈,幽默表达妻子风风火火的性格。王光还说,顾爱云工作时和生活中截然相反。
身为火箭军士官学校教授的顾爱云,确实不“急促”。她28年如一日,矢志不渝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讲台设在院校、搬到发射架下、搭在哨所,用兵言讲兵语,接地气有温度,深受官兵喜爱,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云课堂”。
激扬的“云课堂”
发射架下,一场20多分钟的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巅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担负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顾爱云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大家听得入神。“虽然这次宣讲很‘短’,但饱含温度、思想和力度,满足了我的所有期待。”说起这次宣讲的感受,某连中士马小军的话语中透着信服。
每天跟学员随堂听课,学员队队长曲成军发现,顾爱云比队干部更懂学员所想,总能把理论讲到点子上、说到学员心坎里。
今年,她又主动担任学员队的思政班主任,一有空就钻在队里,拉家常交朋友,深入了解一百多名学员的学习基础、疑惑、兴趣,弄清他们关注什么、思想困惑是什么、理论期待是什么,让思政授课“有的放矢”。
提及讲课,顾爱云要求自己做到精益求精。走上岗位的时候,她保持着“练课”的习惯。“在我‘练课’的过程中,有两样东西一直陪伴着我,一样是录音机,它是帮助我修改教案、锤炼语言的好帮手;一样是镜子,它是帮助我校正教态、增强亲和力的好帮手。”顾爱云说,有很多次,她都是在听了改、改了录的过程中完成讲课终稿的。
为了防止讲课过程语速太快,缺乏抑扬顿挫的感觉,顾爱云常常在家里“抓壮丁”,讲课给丈夫和儿子听,让他们一定得提出意见,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95分!”这是上学期2022级学员给顾爱云思政课的评分,这个分数位居火箭军士官学校基础课榜首。原来被学员认为“枯燥难懂”“离得远”的思政课,现在成了最受军士学员青睐的课堂。
匆匆脚步里的使命担当
翻开顾爱云的工作日志,不难发现,她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常常是才下讲台又赴基层,刚完成理论宣讲又扎进课题研究。
“让习近平强军思想落地生根,这是我的神圣使命。”这些年来,从备战一线的导弹分队,到部署偏远的哨所一隅;从硝烟弥漫的发射阵地,到日夜鏖战的施工点位,顾爱云辗转奔波十余万公里,让党的最强音响彻导弹军营。
大山深处,某部一级上士刘平精心守护着国之重器,他回忆说:“顾教授的那次宣讲给我传递坚守的力量,让我选择留在部队。”那天,越野车碾冰压雪,上百公里山路,把前来宣讲的顾爱云颠晕了车,一路走一路吐。到了目的地,她脸色惨白,可一上讲台就瞬间精神焕发,结合部队特点,为官兵送上一场色、香、味俱全的“理论盛宴”,让真理阳光照进刘平这些国宝卫士的心灵深处,鼓舞大家用青春年华书写时代答卷。
“我很爱课堂,看到学员回应我的眼神,就控制不住地想多讲一点儿。”曾经的一幕“互动”在顾爱云心中,久久不能忘怀——
那是在基层部队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时,受限于部队条件,她迎风冒雪,近两个小时的宣讲,顾爱云把精心准备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精彩展示在官兵们面前,掌声和欢呼声刺破了凛冽寒风,她把官兵的眼点亮了、心点燃了。看到官兵们渴求的眼神,让她心里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些年,带着真挚大爱,顾爱云上百次送学到一线、战位设课堂。
幸福的“重逢”
在儿子王一凡眼中,顾爱云是“工作狂”,也是“拒绝内卷”的妈妈,她给足孩子自由、自信与自爱。
虽然很忙,每天早出晚归,但在儿子高三那年,顾爱云每天五点起床为儿子做早餐,为了让孩子能多吃一口,坚持每日早餐不重样。
“别人总觉得我很忙很累,可我真不觉得啊。”顾爱云爽朗一笑。采访时,能时时感受到她满满的幸福感,不仅是来自家庭的幸福,还有与学员间幸福的“重逢”。
2019年9月,顾爱云作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火炬手,到火箭军工程大学参加火炬传递。作为7号火炬手,传递的路程都是在路旁全程欢呼的陪伴下完成的,脚下的路程并不长,但是心里的路程却不是用言语能够形容的。
当她看到8号火炬手的身影时,巨大的惊喜扑面而来,那是自己的学生、“王牌号手”何贤达。她用手中的火炬点燃了何贤达手中的火炬,火光突然闪耀空中的那一刻,她情绪飞扬,“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火炬的传递,更是理想信念的传递,是初心使命的传递。”顾爱云说,这是至今为止能伴随我一生的幸福感觉。
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9号火炬手竟然还是自己的学生、“砺剑尖兵”朱红军。看着何贤达点燃朱红军手中的火炬,她更加感慨万千:星火传承,不就应该像今天这样一棒一棒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吗!
还有一刻,顾爱云同样感受到了政治理论教员的幸福,那是与自己的学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侯长岭的重逢。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上,一对经常在电波里授课的师生相见:主席台上,全国人大代表、火箭军某旅二级军士长侯长岭是主席团成员的士兵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顾爱云则坐在台下列席大会。
顾爱云特别激动,不停地向身边的政协委员介绍自己的学生。晚上,她给侯长岭打电话说:“我为你感到由衷的自豪。”侯长岭说,顾教授一次次在他心中播撒下党的创新理论火种,引导着他坚毅前行。
“我讲我所信的,也做我所讲的。”顾爱云说,为学员们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就会让点点星火在座座导弹军营燎原,她将继续高擎信仰火炬、矢志铸魂育人,让思想政治教育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化作官兵练兵备战的动力活力,助推长剑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