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共建生态文明 乐享绿色生活

版面: 视点评论

浙江金华多措并举为古树撑起“保护伞”

“活文物”延年益寿 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秀岩村小白楼旁的古枫香树。 姚改改/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夏日,池塘边古树下的那一抹凉意,最是惬意。对于浙江省金华市秀岩村的村民来说,他们拥有双倍惬意——村中心的一片水塘边,矗立着两株将近300年的枫香树。

    看到这株树,“返乡能人”胡咏梅会时不时想起几年前的一次不小心。2017年的夏天,胡咏梅响应政府号召,投身乡村建设,请来专家对村庄环境进行改造,打算建一条连廊,其中一部分需从一株古枫树旁经过。没想到在挖坑埋桥墩时,不小心损伤到古树树根。

    眼看着古树“蔫儿”起来,可把胡咏梅急坏了。她马上向村里反映,村里又赶紧联系金华市林业部门,市级又上报至省级。两天后,省里派的专家来到了村里。

    很快,按照专家的指导,村民将古树周边地面恢复,并把稻草盖到土层上,保持土壤水分。古树也打起了“吊针”补营养。此后每天,都有村干部顶着大太阳,站在古树旁的小白楼楼顶上,坚持给古树喷水。

    “抢救三连”下,古树慢慢地恢复如初。“幸好专家指导及时,我们没有错过‘最佳抢救期’。”直到现在,胡咏梅都觉得十分庆幸,如果不是省里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古枫树没有被“救活”,她会羞愧后悔一辈子。

    那一年,浙江出台《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并于当年的10月1日起实施,以政府规章的形式,为全省古树名木撑起了法律的“保护伞”。

    让古树名木“老有所养”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的瑰宝,是“活的文物”,也是点缀在绿水青山美丽画卷上的璀璨明珠。保护好这些珍贵遗产,金华一直在行动。

    近年来,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部门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摸清家底、精细化管养、深挖人文资源等方式,让古树名木“老有所养”。

    在金华,扫一扫挂在古树名木身上的二维码,关于古树名木的姓名、年龄、保护级别、形态属性、家族信息等信息一目了然。这是因为金华的每一株古树名木都有了新一代的“身份证”。2018年以来,金华全面启动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工作(古树名木二维码科普应用项目)。这不仅有利于管理,也方便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可通过扫码及时上报。

    借助系统化、数字化管理,金华一早摸清了本市古树名木家底。根据最新普查结果,金华现有古树名木31537株,其中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2409株,累计投入资金约6000万元,保护古树名木4273株。

    磐安县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古树名木众多,主要树种为香榧、南方红豆杉、枫香等。在榉溪村南方红豆杉古树文化公园内,有一株树龄已近900年的“太公树”。几年前,这棵树树势衰弱明显,叶量明显偏少,枯梢逐年增多,引起多方关注。现场勘查、去除地面硬化、根部深埋……经过专家会诊和开展长期保护工作后,“太公树”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重获“新生”的古树名木不止这一株。浦江县大畈乡建光村的千年古银杏树起死回生,义乌出资几百万元成功抢救性移植数十株古树……近年来,金华市通过“一树一策”保护濒危及亟须救助的古树名木,结合“森林医生”“古树义诊”等活动,对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开展诊断救助。

    针对古树易倾倒、倾斜、折断,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情况,金华市积极探索古树名木综合保险机制。

    2019年,磐安县林业局为全县680棵古树名木投保3700万元“安全险”,这是浙江首单“古树名木综合保险”。随后,婺城、金东、永康、浦江、武义等地纷纷为古树上保,现总计在保古树15427株。

    推行古树名木管护新模式

    认养一棵古树,寄托一片乡愁。2020年,莘畈乡方家村的一株枫香古树被金华市税务局婺城分局成功认养,拉开了金华古树认养的序幕。

    自从建立了“互动式”古树名木社会认养机制,金华各地以各种形式开展活动,为持续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株古树、一道风景,古树名木有着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今,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东阳市虎鹿镇西垣村现有百年以上老榧树6000多棵,平均分给400多农户,20年一轮换,助农增收致富效益显著。

    大岭头村位于磐安县盘峰乡,古树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独具特色,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养生福地、避暑胜地。2017年,依托古树资源,当地建成了风景优美的古树公园,吸引了县内、周边县市的游客,发展了一批“共享农屋”,盘活生态资源,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120万余元。

    今年2月公布的第一批浙江省古树名木文化公园共120个,金华占55个,数量位居全省之最。每年全市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超3700万人次,总产值约84亿元。

    当然,在保护的同时,如若有人破坏古树名木,将受到惩罚。在古树名木保护行动中,金华市不仅利用政府部门主动引导,检察部门也积极介入,通过开展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古树名木公益诉讼活动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和个人积极护绿。

    正是有了多举措的精心保护,“老有所依”的古树名木得以在“浙”里延年益寿。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