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警惕伸向孩子的诈骗“黑手”

    近日,警方发出了一则关于涉及诈骗的警告,提醒家长们要注意儿童电话手表的使用。据警方透露,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儿童电话手表,打着与孩子交流的幌子,实际上却是为诈骗团伙提供通话通道,盗取手表内的手机卡。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警方敦促家长们告诉孩子们,绝对不要轻易将手表借出。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应用,孩子们用于生活学习的日常“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也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通过对不设防的孩子进行引诱、欺骗,其身边的电子产品所留存的信息和相关硬件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用来实现诈骗的工具。虽然目前全社会已经形成了防诈反诈的浓厚氛围,但不法分子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段依然令人防不胜防。因此,唯有让家教社协同应对,向孩子及时提供防诈骗信息和安全教育,才能让伸向孩子的“黑手”无所遁形。

    岂能将功臣当叛徒,无良自媒体须严惩

    日前,开国少将何克希的外孙女石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自己外公的照片被自媒体私自盗用转发,对照片张冠李戴,外公成了“革命叛徒”。对此行为,石女士及其家人感到无比愤怒,表示相关自媒体涉嫌污蔑英烈,目前已经完成各种取证,且通知相关部门,下一步将报案追究自媒体的法律责任。

    公然把开国少将的照片错配为革命叛徒,这不仅侵害了英雄的名誉,伤害了其亲友和社会公众的情感,也让更多人产生错误认知。英雄是国家的精神图腾,任何污蔑和诋毁英雄的行为都必须受到严惩。如今自媒体大行其道,人人都能参与的特性既丰富了网民的业余生活,也为更多从业者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渠道。但应该认识到,内容真实可靠应当是自媒体进行自我规范和约束的底线,岂能为了博流量变现就罔顾事实,对内容进行张冠李戴、任意拼接、盗用转发。在此次事件中,允许该自媒体发布内容的平台也难辞其咎,内容审核不能形同虚设,任由扭曲的内容充斥网络,最终必会招致网络反噬。

    判决书上网焉能让少女“再添新伤”

    被性侵后,陕西省延川县13岁少女张彤(化名)受到了“二次伤害”。7月31日,在未对未成年受害者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延川县人民法院将该案件的民事纠纷判决书上传至裁判文书网。8月16日下午,有媒体记者从该案件主办法官处获悉,相关责任人已经被纪检部门处罚。

    很难想象法院不对未成年受害人信息做处理,就能将民事纠纷判决书上传裁判文书网,延川县人民法院相关责任人丢掉的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如此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违反了相关信息披露的规定,更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其产生的负面效应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保护未成年人涉及方方面面,法院在处理未成年人相关案件时,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慎之又慎。只有真正将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植根心中,才能呵护每个孩子茁壮成长。

    王恒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