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共建生态文明 乐享绿色生活

版面: 视点评论

湖南长沙围绕濒危衰弱古树名木实施“一树一策”救护

6193株古树名木守护绿水青山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城南古井旁的古石榴树。

    □ 邵伟

    湘江之滨,妙高峰下。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内,最近有两株古石榴树被纳入“国家三级古树名木”保护范围。

    这里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灰白色调的建筑上方高悬着毛泽东为母校亲笔题写的“第一师范”校牌,格外醒目。沿着走廊,穿过大礼堂,走过八班教室,来到常年不涸不溢的城南古井旁。两株石榴树摇曳生姿,并排生长在古井西侧。

    经长沙市天心区政府组织的专家鉴定,其为树龄110年的国家三级古树名木。

    百岁石榴树重焕生机

    历百年风雨,石榴树也曾“老病缠身”,树体倾斜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树体受损、木质腐烂、病虫害、分枝撕裂等病症,急需救治。今年5月,省、市林业等部门组成专家团队,对两株古树进行了全面“体检”。专家组认为,为保护好石榴树,除了对其进行危险树体支撑,还需通过采取杀虫、杀菌、防腐等技术措施改善树木生长环境,并加强日常监测。

    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省林科院和省植物园专家的指导下,相关部门对两株百岁石榴树进行了救治、维护,并做了景观恢复处理。同时,还确立了高规格的“保姆”团队——由省林业局牵头、长沙市林业局实施、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落实古石榴树日常管理抢救保护机制,并尽快制定、落实古石榴树保护方案和各项保护措施。

    经过不懈努力,这两株百年古石榴树在为期数月的救治下迎来了新生,周边环境经过改良处理后,景点也焕然一新。

    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更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

    “城南古井旁的这两株古石榴树,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时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重要见证者,值得珍惜和保护。”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历史学者颜蒹葭说。

    据了解,长沙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目前,全市共有古树名木6193株,其中一级古树206株、二级古树458株、三级古树5329株、名木200株、古树后备资源1069株。

    2020年,长沙市林业局启动了濒危衰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三年行动,围绕濒危衰弱古树名木,根据其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及自身特点等,对其开展养护和抢救复壮。近年来,长沙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实施“一树一策”的救护。初步统计,3年来,长沙共救护1203株古树名木,实现古树名木保护率100%。

    “保护一株古树,和新栽一片森林一样重要。”长沙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6193株古树名木是长沙守护绿水青山的最好见证。“我们坚持保护优先,以抢救复壮、培育后备资源为工作重点,以挖掘文化、大力宣传为抓手,以健全保护管理体制为支撑,引导全社会共同建设好、保护好长沙的绿水青山。”

    探索古树名木保护新途径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咏桂》盛赞桂花的香气浓郁,直白地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如今,深受古人喜爱的桂花,在庭院、路边、公园等地随处可见,是重要的园林观赏花卉。

    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三堂街镇荆竹界村虎形山南坡、虎形水库北岸,生长着两株古桂,树龄552年、树高10米、胸径71厘米、冠幅17米。经考证,两树皆系明代遗臣郭都贤栽植。

    一直以来,当地乡民对古桂极为崇敬,平日更是悉心照料。然而,2016年的一场持续大雨过后,古桂南坡路基垮塌,南向树根外露;加之主干有空心朽烂及天牛等虫害,部分树枝、树叶呈现枯萎现象,长势渐趋不佳。郭氏后人及村民筹措资金为古桂建造围栏和护坡,林业部门也积极组织专家共赴现场查勘,指导古树保护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和抢救,古桂得以重现勃勃生机,每逢花季便香泽数里。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同时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大自然和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活文物”。湖南是全国古树名木资源大省,全省共认定公布古树名木23.9万余棵,其中一级古树7956棵、二级古树27628棵、三级古树203054棵、名木505棵。从详查的树木组成来看,古树分布在67科、165属,共335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古树有银杉、南方红豆杉、珙桐、钟萼木等8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大叶榉等20种,其中包括全世界仅南岳存有的4株野生古绒毛皂荚,以及我国发现最早的古水杉群落之一的龙山洛塔水杉。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重要纪念意义的名木有毛泽东在浏阳市栽植的板栗树、彭德怀救下的隐山重阳木“元帅树”、桂东新坊的“伟人树”、慈利溪口的“红军树”等。

    近年来,湖南大力探索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新途径,设立了古树名木保护专项,每年以每县100万元的标准,确定10个县(市)开展整县保护试点示范。目前,湖南省已连续开展两年,救护重要古树名木139株、建设古树名木公园18个、就地保护古树及古树群44处,共有效保护古树1139株。试点示范也带动了全省的古树名木救护工作,近年来,省、市、县三级采取不同措施共抢救濒危古树4000余株、复壮衰弱古树3万余株,建设古树名木公园47个。

    为提高古树名木保护抗风险能力,湖南省还开展了古树名木保险试点,探索古树名木保险制度,落实保险经费100万元,由省林业局统一为全省一级古树和名木购买抢救复壮险和第三者责任险。

    “同时,我省开展了一系列普法及科普宣传活动,举办了古树名木图片展,开展了古树科普讲座进校园和亲子教育等活动,有效提高了社会和公众对古树名木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湖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