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栏目:儿童友好城市创建观察

版面: 要闻

浙江嘉兴聚焦儿童所需所盼

“儿童友好”在城乡社区可感可享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暑期,在浙江嘉兴,孩子们迎来欢乐一“夏”。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创建有条不紊推进,孩子们舒适、快乐、丰盈的感受越来越强烈。公共空间里的适儿化改造,让他们肆无忌惮玩耍;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让他们体验多彩人生;儿童友好产业的发达,让他们收获便利安全的生活品质。

    自去年8月正式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创建以来,嘉兴市以儿童友好理念为指引,进一步加强儿童友好顶层设计、全面梳理儿童友好制度政策、加快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涵养儿童友好文明风尚,聚焦民生所需所盼,进一步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贴心托管 家长无忧

    一大早,嘉兴市南湖区的新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已经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在“向日葵亲子小屋”里,0~3岁孩童光着脚丫滑滑梯,骑木马;在科普宣传室,学前儿童正在学习航天知识,模拟飞机驾驶;在手工教室,小学生在巾帼志愿者的指导下,制作贴画;在阅览室,高年级学生正在读书、写作业……在不同功能区域,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都找到了专属乐趣。

    为更好普及儿童友好理念,新南社区推出“知子花开”系列活动,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而社区夏令营的推出,更是解决了众多双职工家庭暑期“带娃难”的愁心事。

    “学龄儿童可以早上8点送来,下午5点30分接回家,中午社区管餐饭。”新南社区党委书记陈丽芳介绍。这一深受家长欢迎的活动,报名甫一开始,就被“秒抢”。

    村社儿童友好是城市儿童友好的细胞。嘉兴在已经构建起儿童友好的“四梁八柱”背景下,8大牵头部门、26个责任部门和各县(市、区)形成三级工作矩阵,全面参与儿童友好创建。

    “从今年年初,教育部门就在着手破解暑期‘学生无处去、家长看护难’问题。”嘉兴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杜平说。

    为有效减轻家长负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嘉兴市教育局主动申请,将“爱心暑托班”纳入2023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爱心暑托班”服务,计划覆盖120所公办中小学校,惠及2万户以上家庭。

    3月底发布相关实施方案作出全面部署;7月底基本完成;8月全面完成“爱心暑托班”项目……嘉兴各级教育部门在暑托形式上“下功夫”,暑托内容上“做文章”,为不少学生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

    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市共有173所学校开设“爱心暑托班”,服务于4万余名学生,分别完成计划数的144.17%和220.35%。显著增长的数据,意味着“爱心暑托班”正是家长所需,也意味着儿童友好已逐渐渗透至百姓生活,为千家万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积极教育 关注心理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嘉兴市相关部门协同发力,寻找破解之法。

    “我们现在正在做积极教育方面的探索。”嘉兴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总站的驻站老师曹珺说。

    什么是积极教育?积极心理研学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首批嘉兴市中小学生积极心理研学基地之一的嘉善县大云镇积极心理研学基地寻找答案。

    大云镇是全国儿童友好型城镇创建先行先试单位,已连续六年举办儿童友好生活节。位于大云镇的歌斐颂巧克力小镇研学基地和云澜湾温泉研学营地分别结合自身特点,找出一条殊途同归的积极教育之路。

    了解从一棵可可树到一块巧克力的故事,深入学习巧克力制作的技术、历史和文化内涵,体验一下亲手制作巧克力……这些生动体验对学生具有天然吸引力。在食育教育、户外自然、博物馆教育等多项儿童教育场景中,老师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磨炼意志的人生道理,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

    无独有偶。云澜湾借助自身的温泉、四季花海、中草药种植园等资源,开设了“生命课堂”——水之生命、树之生命、草之生命、花之生命,分别以四种物质形态,帮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感悟生命的美好,体验自然赋予不同个体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云澜湾独有的“了凡书院”,更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达古人袁了凡反对消极认命的观点,通过专业心理老师讲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故事,解答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苦恼。

    “研而学,学而悟,悟而行,行而致远,在‘游’中,彰显名人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意义。”云澜湾温泉度假景区董事长张虹说。

    产业益童 提升动能

    8月中旬,“蚕宝桐行”活动再次来到桐乡梧桐街道安乐村,为广大家长和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独具特色的创客活动——《科学大爆炸》。在妙趣横生的小实验里,小朋友学到了知识,也加深了对低碳环保的认知。

    这样由“蚕宝桐行”带来的趣味科普活动,每周都会在桐乡大大小小的村社妇儿驿站举行。

    这个公益项目由浙江佳教控股集团发起。这家以“守护盛开的童年”为使命,致力于推动儿童玩教行业发展的企业,是嘉兴市首批儿童友好试点单元中的儿童友好企业。

    “我们希望通过玩教这一形式,推动科学知识普及。”“蚕宝桐行”公益项目负责人黄洁芝说。眼下,她正在谋划成立“蚕宝桐行”社会组织,以扩大服务范围,让更多乡村儿童受益。

    同样是在桐乡,乌镇STEAM青少年科创基地通过盘活世界互联网永久举办地乌镇的“高科技资源”,让儿童友好产业迸发出新动能。

    手持平板,灵活操作无人机;3D智能打印心爱之物;激光切割,制作三星堆金面具模型……丰富且专业的人工智能课程,是乌镇STEAM青少年科创基地最鲜明的特征。

    “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儿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是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桐乡的特色亮点。”桐乡市妇儿工委办主任、妇联主席沈惠菊说。

    据了解,刚刚入选省科协“浙里科普”创新示范试点工作名单的乌镇STEAM青少年科创基地,正在积极申报嘉兴市第二批儿童友好试点单元。在未来,嘉兴计划打造10类100个试点单元,以加快儿童友好城市示范点建设。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