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把“妈妈岗”扩大至爸爸,具有现实意义

    近年,“妈妈岗”模式正在不断推广。而对于部分家庭来说,男性平衡育儿与工作的需求,也需要相应的公共政策支持。这方面,广东中山已开始探索,准备对“妈妈岗”政策进行优化,对设岗的范围进行调整,从原来针对照顾12周岁以下儿童的妈妈,扩大至爸爸。

    基于性别平等的家庭分工,才是促进两性共同成长,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应有之举。因此,探索“妈妈岗”扩大至爸爸,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促进两性在就业、育儿方面的机会平等,共同追求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增强整个家庭对育儿的信心。

    别让开学季成为“烧钱季”

    开学季来了,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很多家长会在学习物资上大笔投入。上万元的学习桌,上千块的书包,各种功能的电子产品,一整套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但凡是跟“学生”“开学”扯上关系的商品,似乎就理所当然价格更贵。

    避免把开学季变成“烧钱季”,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都重视起来,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开学经济”的监管力度,规范行业发展,对“文具刺客”、问题产品等乱象加大打击力度。而且,家长为孩子花钱要坚持“适用、实用、够用”的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养成与价值观培育。

    遏制医美低龄化需要“标本兼治”

    暑假期间,一些未成年人选择进行医美整形,有的医美机构也把未成年人、大学生和准大学生当作重点对象,通过各种营销方式吸引他们的眼球。日前,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及未成年消费者,理性看待医美需求。

    近几年,医美低龄化趋势显著。医疗美容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未成年人过早选择医疗美容,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为此,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工作,家庭和学校也要做好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自己的容貌,如此才是遏制医美低龄化“标本兼治”之策。

    网上“互换特产”须防风险

    最近,互联网各大社交平台上流行起了“互换特产”的风潮——陌生网友口头约定,互寄家乡特产。有很多网友晒出了成功案例,也有网友曝光自己的受骗经历,如寄去几百元的特产,最后只收到两包纸巾,也有网友称刚寄出东西就被对方拉黑。

    网友“互换特产”,能体验到开盲盒般的未知快乐,但也有潜藏的隐患伴随:能否等价交换,能否真实交易,能否保证食品安全,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这就警示我们,面对网上“互换特产”必须慎之又慎,在选择交易对象或交易特产物品前,应进行必要的了解和筛查。

    黄威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