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坚持胸怀天下”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的重要立场和方法。本文作者以“坚持胸怀天下”为指南,从系统考察中国性别平等实践的国际背景,全面理解推动全球妇女事业的“中国主张”,为迎接2025年全球妇女峰会做好充分准备等三个方面阐述学习《论述摘编》第八专题的体会;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而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 李英桃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十个坚持”,第六点是“坚持胸怀天下”;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第六点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胸怀天下”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的重要立场方法。作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亲历者、长期从事性别与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笔者特以“坚持胸怀天下”为指南,从三个方面阐述自己学习《论述摘编》第八专题“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体会。
坚持胸怀天下,系统考察中国性别平等实践的国际背景
世界是一个整体,中国是这个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与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第一,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进程中的身份正在发生变化。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经历了从“跟跑者”到“并跑者”再到“迈向引领者”的身份转变,并在部分议题上已经实现了“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利益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倡议,这正是中国开始“迈向引领者”的重要体现。
第二,从世界上第一份妇女权利宣言诞生以来,国际妇女运动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论述摘编》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强调妇女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妇女的诉求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舞台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应,但从整体上看,其显示度和话语权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三,中国等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国家应该承担起为全球妇女事业贡献更大力量的责任,更好地保障妇女的权益、满足她们的需求、发挥她们的才智、展示她们的成绩。这既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
第四,《论述摘编》将中国参与推动全球性别平等的实践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回顾中国实现男女平等的历史实践,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促进男女平等的最新实践,概括妇联组织推进男女平等的特色实践。这些实践昭示了中国为实现全球性别平等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此处特别选取三个重要例证:一是1995年9月,中国为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的成功举办并达成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利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框架《北京宣言》《行动纲领》做出历史性贡献。二是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并主持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全球妇女峰会,这同样是推动全球性别平等的标志性事件。三是2023年5月,中国参加《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九次履约审议,成功展示了中国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委员会专门赞扬了缔约国派出的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晓薇为团长的高级别代表团。
中国在国内和国际社会所有促进性别平等的努力,都是推动全球性别平等的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国际背景和广泛的世界意义。
坚持胸怀天下,全面理解推动全球妇女事业的“中国主张”
《论述摘编》选取习近平从2014年至2020年的五次演讲中的相关论述,集成第八专题“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其中,2015年9月27日,在北京世妇会召开二十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的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讲话并提出“四点主张”:推动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积极保障妇女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以及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2020年10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二十五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讲话并提出新的“四点主张”:帮助妇女摆脱疫情影响、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以及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
第一,相关论述既相辅相成、前后呼应,又反映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性别平等的发展变化状况。讲话总结了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面临的多种挑战,包括世界各国各地区妇女发展水平仍然不平衡,男女权利、机会、资源分配仍然不平等,社会对妇女潜能、才干和贡献的认识仍然不充分,许多妇女儿童依然在战争和贫困的阴影下苦苦挣扎等。这也意味着消除暴力、歧视、贫困等老问题和解决性别数字鸿沟等新挑战同样重要。
第二,前后两个“四点主张”表达了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共建共享美好世界“中国主张”的核心内涵,笔者将从以下四大“支柱”来领会和把握。一是保障妇女权益,帮助妇女摆脱疫情影响,保障妇女权益必须上升为国家意志;二是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让性别平等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三是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支持和帮助妇女享有出彩的人生;四是努力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国际环境,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中国主张”的四大“支柱”展现出中国从性别平等视角回答“世界之问”的责任担当。
第三,《论述摘编》重视联合国妇女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强调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深化妇女交流合作,为推动妇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构建性别平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胸怀天下,为迎接2025年全球妇女峰会做好充分准备
《论述摘编》中提出的关于促进全球妇女事业的“中国主张”,能够极大地激发性别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为贯彻落实《论述摘编》、迎接习近平主席倡议的2025年召开全球妇女峰会,笔者认为,在理论、政策和实践层面上需要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议题。
议题1.关注促进全球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软议题”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作用。虽不同于领土主权、军备控制等“硬议题”,但“软议题”同样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95年中国成功承办北京世妇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在此国际形势下,需要全方位思考围绕妇女议题开展的国际交流合作、妇女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使妇联工作和妇女议题成为推动国家总体外交发展的“好抓手”和“强动力”。
议题2.发挥妇女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成就,回应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制定国家行动计划的呼吁。2000年10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1325(2000)号决议与其他9项后续决议共同构成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其后,联合国安理会呼吁各会员国制定落实安理会1325号决议的国家级行动计划。截至2023年7月,全球已经有107个国家制定了本国的行动计划。在刚刚结束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九次履约审议中,中国代表团被问及相关问题。如何进一步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不仅迫切需要引起各方重视,而且需要充分利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职能,在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安全部与全国妇联等相关机构间进行跨部门沟通协调,共同研判、推动决策,并以特定的形式将中国的行动计划写入相关政策文件中。
议题3.妇联组织、妇女研究者和实践者要立足本土、着眼全球,为性别平等工具箱增添能够真正反映时代特点和妇女需求、具有创新价值的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二十五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出,联合国妇女署要丰富性别平等工具箱,并倡议在2025年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在未来两年中,在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妇女故事、中国性别平等故事的同时,我们需要为召开全球妇女峰会做好充分准备。
议题4.在“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进程中,重视联合国在促进全球性别平等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展与联合国系统特别是联合国妇女署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作为“全球南方”的成员,加强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议题上的南南合作;深入理解关于性别平等的理论方法、熟悉既有国际规范,将继承发展与扬弃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应对现阶段妇联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更好地匹配当下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国际定位,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国际上扩展妇联工作,在国内和国际同时发挥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
总之,世界是一个整体,中国在国内和国际社会上所有促进性别平等的努力,都是实现全球性别平等事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坚持胸怀天下,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而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