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山东沾化全力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124N”工作法为万千家庭幸福护航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高洪英

    怒气冲冲地来,带着泪痕回家,是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在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经常看到的画面。除此之外,在妇女儿童普法维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风家教宣讲等活动现场,都有妇联婚姻家庭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无私、大爱、专业、智慧奏响了一曲促进家庭幸福的和合“家”音。

    为建立和形成健康、平等、文明的新型婚姻家庭关系,“冬枣之乡”沾化区积极开展“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行动,在沾化区婚姻登记处建成1处婚姻家庭辅导中心,为即将走入婚姻殿堂、出现情感危机的家庭提供免费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多年来,通过实施“124N”工作法,即打造1个中心、两支队伍,围绕婚前期、新婚期、危机期、破裂期,开展N项行动,全力打造“爱‘枣’回家 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品牌。

    坚守初心,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五年的时间,一群志愿者为了一份使命感,日复一日地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为滨州市沾化区万千家庭幸福护航。这群志愿者来自全区和滨州各行各业各领域,他们用爱凝聚成一股力量,用善举组成一支专业能力强、化解矛盾水平高、普法范围广、社会广泛好评的公益队伍,他们就是滨州市沾化区“爱‘枣’回家 幸福护航”婚姻家庭志愿服务队。

    “能够和一群有爱心的人共同做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是我给人生最珍贵的定义。”刚刚荣获山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的牟顺如,是沾化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的资深辅导师,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牟顺如原任沾化司法局局长,他与妻子付景兰从2018年中心成立之初,就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二人充分发挥熟悉法律知识、有深厚法律功底的优势,逐步摸索总结出婚姻家庭调解的“四心”工作法,即“热心”赢得信任、“耐心”倾听诉求、“细心”查找症结、“诚心”解疑释惑,先后为50余对夫妇缓和化解了矛盾,挽救了他们濒临破碎的家庭。

    在他们的带动下,五年时间,沾化区婚姻家庭志愿服务队不仅在志愿者数量上翻了一番,各领域优秀人才也不断被吸纳进来,婚姻家庭辅导实现了量质齐升,平均每年申请离婚的家庭辅导率达到80%以上,调解成功劝和率达到50%以上,“爱‘枣’回家 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公益品牌效应、群众认可度达到了新高度。

    并肩同行,一群人守护千万家

    “经过刘老师的辅导,我们夫妻认识到彼此的问题,过日子需要两个人不断磨合,也意识到婚姻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才能走下去。”2022年11月,一对夫妻走进婚姻家庭辅导中心,专程来感谢刘俊臣辅导老师。原来,因为丈夫态度恶劣,夫妻两人曾吵闹着来办离婚,刘俊臣老师在了解了情况后,对他们进行了耐心开解,把生活里的小疙瘩解开了、心里的大疙瘩打通了,才真正感受到了久违的婚姻幸福。

    “让感情没有破裂的夫妻重归于好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我们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从事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同时我们也在辅导过程中成长,更好地为下一对需要辅导的夫妻服务。”刘俊臣感慨地说。

    为了让中心服务更持久、更精准,沾化区妇联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分享、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中心志愿者服务水平,同时开通线上服务直通车,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便捷化的婚姻家庭服务新格局。

    拓展服务,一股风吹暖一座城

    据了解,近年来,沾化区妇联坚持阵地建设、理论宣讲、普法维权、志愿服务等一体化婚姻家庭辅导思路,全面为家庭幸福护航。截至目前,全区已经建立5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基地,12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449处婚姻家庭辅导站室,组建了7支“枣花香”志愿服务队,先后开展“家和风美 德润枣乡”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巡讲36场次,开设家庭教育微课堂、“智慧父母课堂”公益巡讲23场次,邀请心理咨询专家为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15场次。

    为更好地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沾化区妇联坚持实施“百千万家庭共成长计划”和“1+2411”家庭教育工程,建设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家长学校)436处,建设了美丽庭院1.7万余户,打造了城乡儿童友好社区6处。

    沾化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崔庆娥表示,下一步,妇联将进一步创新工作做法,搭建服务平台,全力做好婚姻家庭辅导、家庭文明建设、家庭教育和儿童关爱服务一体化“家”字文章,全力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护航幸福家庭持续注入“她”力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