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发展·经济女性 PDF版下载

栏目:时讯

版面: 发展·经济女性

新需求开启养老服务产业新阶段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指出,我国老龄服务需求在实现“生存型”向“改善型”转变后,未来应由“功能性”升级为“乐享型”——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徐阳晨

    近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期,服务经济成为重点发展内容,老龄服务产业作为发展较快的产业板块,刚需旺盛,具有强大的消费潜力和巨大的市场,已成为老龄产业的“主板块”。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莉莉指出,老龄服务需求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30年中,以2035年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2021—2035年的第一阶段,老龄服务需求将由“生存型”向“改善型”转变,由前期重视量的提升转向量和质并重,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服务供给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报告显示,第一阶段的主要服务需求包括:日常生活服务需求,如保洁、助浴、助医、送餐、维修、代购等方面;商务服务需求,特别是低龄老年人,对于社会功能的需求更加全面,包括金融投资、养老/医疗商业保险、再就业、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在这一阶段,老年人将对服务的多样性、融合性提出更多要求,包括居家照护服务的多样性、针对性,社区照护服务的便利性、可获性,机构照护服务的专业性、辐射性等;康复护理服务需求,这一领域重点要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机构,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在降低机构运营成本的同时,不断满足失能、高龄等刚需人群的集中康复、照护与护理服务需求;安宁疗护服务需求,为临终老人提供姑息治疗、安宁疗护和精神慰藉服务,目前该领域还处于萌芽状态,但服务需求逐渐显现。

    报告认为,在2036—2050年的第二阶段,老年人的消费需求预期也将不断变化。一是老年人对服务非功能性的需求程度会有所提高,老年人对服务有着更高、更多的要求,更重视心理层面需要的满足。由单功能、单效用的服务向复合性、系统性的服务转变,增加了服务中精神、情感需求的比重。二是康复护理服务的刚性需求将进一步快速增长。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和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比例和绝对规模也将大幅度提高,相应的康复、照护服务需求将更加明显。三是老龄服务的多样化与品质化需求将进一步凸显,老龄服务的外延会进一步扩展,老年人对体育、旅游、文化、教育、法律等领域的服务需求也会显著增加,并提出更高要求。这一阶段产业服务应由“功能性”升级为“乐享型”,对老龄服务供给质量优化提出更高要求。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