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基层中国 PDF版下载

栏目:来自基层

版面: 基层中国

“流动信访站” 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 朱一明

    7月底至8月初,持续的特大暴雨导致严重洪涝灾害。灾害发生后,北京市门头沟区信访办公室通过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和改进工作方法,上下协作、多措并举,全面提升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期间的信访服务保障质效。

    强化“浦江经验”运用,由被动接访向主动下访转变

    门头沟区信访办公室成立了信访排查前置组,深入灾情一线入户走访、上门问访,了解受灾群众诉求,零距离倾听民意,全力以赴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帮助受灾群众将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在“家门口”。打造“流动信访站”,将信访工作室搬到灾情一线,实现“民情收集在一线、风险摸排在一线、慰问安抚在一线”,把诉求受理送到群众“家门口”,用心用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生活需求。

    针对集中安置点受灾群众集中、信访诉求集中的特点,“流动信访站”入驻军庄集中安置点,为受灾群众开通“绿色信访通道”,配合属地做好受灾群众诉求受理、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等工作,确保信访服务保障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排查前置组和“流动信访站”已派出工作人员13批33人次,深入9镇街15个社区或点位,摸排出的60余件涉灾信访诉求均已妥善处理。

    强化“为民服务”宗旨,由化解矛盾向协调救助转变

    据潭柘寺镇鸿博文化园居民反映,小区自备井在灾后不能正常供水,区信访办负责同志现场办公,协调属地和相关单位共同商讨情况和制定解决方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自备井水质已达到卫生标准,居民供水恢复正常。

    灾后重建中,受灾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供水供电、道路交通、通讯设施、物资供应、环境卫生、财产补偿、转移安置、灾后重建等这8大类诉求方面。对此,在日常接访基础上,区信访办将这些诉求作为重中之重,进行全面梳理汇总和分析研判,厘清责任,精准对接属地和责任单位,共同将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一交办到位、解决到位、协调救助到位,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合法权益。

    强化部门协作联动,由日常接访向应急办访转变

    为妥善解决群众涉汛涉灾信访问题,区信访办主动加强与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积极推动形成合力解决群众的实际诉求。区信访办加强与区城指中心、区网信办横向沟通,紧密围绕通过信访渠道和前置工作组、流动工作站收集到的群众诉求,每日梳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互通涉灾诉求信息,进行会商研判,反馈重要信息并提出工作建议,为统筹开展救灾工作提供有力参考。

    同时,区信访办工作人员与区司法局派遣的法援律师联合接访,为群众在灾后重建、保险理赔、救济救助等方面诉求提供司法助力,妥善处理了一大批群众涉灾诉求,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