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观察 PDF版下载

栏目: 维权工作

版面: 观察

福建省宁德市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司法协同中心一站式服务为民解忧

畅通救助渠道 提升保护效能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

    ■ 李菁雯

    “我的问题解决了,真的很感谢你们!”家住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的杨女士对市妇联工作人员说。日前,杨女士来到宁德市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司法协同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向工作人员求助,控诉其丈夫对婚姻不忠诚,不知婚姻该何去何从。工作人员立即协调对接了法律顾问和心理专家,对这对夫妻进行面对面调解。最终,杨女士重拾对婚姻的信心,满意而归。

    今年3月,宁德市妇联、蕉城区人民法院、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共同成立协同中心。该中心通过“女性调解+司法惠民+心理咨询”的工作模式,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包括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纠纷调解、判后回访、困难帮扶等志愿服务。自协同中心成立以来,已完成诉前调解家事纠纷类案件282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5件,进行心理咨询285人次。

    心手相牵,解开千千结

    宁德市妇联、蕉城法院近日联合成功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使一个即将分裂的家庭破镜重圆。

    今年6月的一天,金女士哭着来到协同中心要求和丈夫王某离婚。原来,金女士与王某经营一家小餐馆,孩子由公婆帮忙照看。金女士哭诉称,公婆埋怨自己给孩子报了太多课外班,孩子还浪费钱。金女士认为公婆娇惯孩子,王某只会和稀泥,两代人的矛盾越来越深。这几年小餐馆的生意不景气,家庭入不敷出,公婆又将孩子上课外班浪费钱的问题提出来,家庭矛盾激烈,王某站在公婆一边,夫妻关系降至冰点。

    接案后,工作人员经多方了解得知,金女士与王某感情基础深厚,于是,合力解决金女士的烦心事。蕉城法院特邀调解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颜铭艳联合指导法官、妇联工作人员采用“背靠背”的方式与夫妻双方单独谈话。调解人员多次入户与金女士家人聊家常,劝导老人换个角度看问题。最终,金女士同意给丈夫一个机会,夫妻二人重归于好。

    维护权益,“联”起幸福家

    协同中心成立后,充分发挥司法部门、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参与社会治理,多渠道协同化解婚恋家庭纠纷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优势,构建以多元协同为核心、科技整合为抓手、资源集聚为特色的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妇女儿童权益协同保护机制,为妇女儿童提供“预防、维权、化解、巩固”的一站式服务。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为主动融入平安宁德建设大局,宁德市妇联在协同中心做好普法宣传、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妇女群众信访接待办理等各项工作,每月定期安排专人接待来访群众,零距离倾听妇女群众心声,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除了每月定期开展咨询开放日活动,我们还开通公益律师定点联系热线电话,以线上加线下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宁德市妇联宣传权益部相关负责人说。他们积极借助“外力”,联合市检察院印发《“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工作方案》,关注并救助因案件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妇女及其家庭。同时,依托市法院“宁好”巾帼调解中心,及时协调处理家庭暴力、婚姻家庭纠纷等重点难点问题,为涉案涉诉涉纠纷妇女提供专业服务。

    蕉城区妇女王某曾因一场家庭纠纷受伤,生活陷入困境。市、区妇联得知情况后,联动检察机关,将王某列为“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专项行动救助对象,经省、市两级检察院联合救助,王某获得15万元司法救助金。市、区妇联还积极联系美容机构,为因伤失业的王某提供就业帮助,并从2023年起,为王某投保女性安康险。此外,还联系心理咨询师,为王某及其儿子提供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帮他们尽快走出生活阴霾,以阳光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