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辽阳市妇联经过多方调研,选定了投资少、效益高、田间管理简单的“红鲜椒”庭院经济项目。市妇联为妇女家庭免费提供种苗,建立“合作社+农户”订单式种植模式,定期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实地讲解红鲜椒作物种植技术,建立庭院经济学习交流微信群和举办线上视频直播课,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使种植户既学到了技术,又及时解决种植难题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8月26日一大早,一辆辆厢式货车驶入了辽宁省辽阳市多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今年的收成不错,看这红鲜椒又红又大,多招人稀罕。”赶来送货的西马峰镇岳家堡村村民王丽刚采摘完第一批红鲜椒,“别看这小鲜椒不起眼,在院里空闲的地方种4个月,每年都有好几千元收入呢。”王丽和身边的村民们念起了自家的致富经。
起初辽阳市各级妇联干部走村入户宣传“红鲜椒”种植项目的时候,王丽心里也犯嘀咕:“家里的院种蔬菜、瓜果每年都能有点收成,红鲜椒可是个新鲜事物,万一种不好可咋整。”
在小纸房村居住的好姐妹吴红梅听说了王丽的担心,在妇联干部的带动下,她来到了王丽家。吴红梅在辽阳新特现代农业园区打工,辽阳市妇联推广“红鲜椒”种植项目的秧苗就是在他们园区培育出来的,为此她当年就在自家园子里种了一批,仅当年就赚了几千元。
看到好姐妹吴红梅赚到了钱,王丽在院子里试种了2~3分地,由于家里有暖棚需要照顾,家里70多岁的老人在闲暇的时候就帮着侍弄园子。该拔草、备垄的时候,技术人员在群里提前通知,按照技术员的指导,4个多月后,王丽家的园子就红火起来,结出了一串串红彤彤的红鲜椒。
火红的鲜椒扮靓了王丽家的庭院,也坚定了她发展庭院经济的信心。第二年她把家里的院子全都种上了红鲜椒,去年共收获了4500多斤,赚了7000多元。
在辽阳,像王丽、吴红梅一样,通过在房前屋后种植“红鲜椒”项目增收的妇女姐妹还有很多。投资少、可复制、适合妇女和闲散劳动力种植,本着发展庭院经济、打造美丽乡村的初心,2020年辽阳市妇联深入企业、基地多方调研,最终选定了投资少、效益高、田间管理简单的“红鲜椒”庭院经济项目。
辽阳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孙娜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庭院里种植“红鲜椒”,妇女群众无需投入,市妇联为妇女家庭免费提供种苗,通过“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式种植,给大家吃上一颗“定心丸”,不愁销路,大家也就有了种植的积极性。
辽阳市妇联提到的合作社,就是辽阳新特现代农业园区。在调研项目时,负责人章艳艳与辽阳市妇联多次前往红鲜椒的供应商处考察调研,并在每年2月签订三方采购回收合同,以确保农户种植后没有后顾之忧。
经过合作社统一育苗之后,辽阳市妇联无偿将种苗发放给农户,一颗颗秧苗在农户的庭院里开花结果,一串串喜人的红鲜椒红火了日子也美化了庭院。
种植期间,市妇联还定期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实地讲解红鲜椒作物种植技术,提供沃土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通过建立庭院经济学习交流微信群和举办线上视频直播课的方式,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使种植户既学到了技术,又及时解决种植难题。
章艳艳告诉记者,红鲜椒管理简单收益可观,4个月一亩地就可以达到净利润7000多元,是种植玉米收入的2~3倍。
截至目前,辽阳市妇联累计投入27万元,把庭院经济“红鲜椒”种植项目覆盖至6个县(市、区),20余个乡镇,50余个村,为近2000户妇女家庭,免费发放种苗304万株,推广种植724亩,帮助低收入妇女家庭实现增收23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