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天天观点

版面: 视点评论

规范院士言行是给“专家建议”立规矩


    □ 黄婷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网站公布了新版《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试行)》。新版规范在禁止行为部分第二十八条规定,院士禁止公开发表与自身专业领域无关的学术意见,禁止参加与本人职务职责和专业领域无关的咨询、评审、评价、评估、推荐等活动,禁止违背推荐、评审、鉴定和评奖等活动的公平和保密原则。

    此次中国科学院刀刃向内的举措无疑会给学术界带来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院士是“国士”,是学术界的楷模,备受公众推崇。正因院士的社会地位高,其一言一行也受到社会高度关注。一旦言行失当,必定引起舆论关注。而此次对院士言行的规范也是对所有专家的引导和提醒。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专家建议”曾是为公众答疑解惑的重要方式。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专家建议”变了味。在网上随手一搜,都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专家建议”。如“建议没有工作的可以先结婚”“建议年轻人付费上班”……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前后矛盾的“专家建议”,让人无所适从,不知到底该听谁的。于是,慢慢地,大家戏谑地将“专家”称为“砖家”,“专家建议”成了“雷人雷语”。“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词条也一度冲上热搜,可见网友对某些“专家建议”的排斥和抗拒。

    究其原因在于,专家只是某个专业领域的权威,这种权威也仅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而一旦跨界到其他领域,专家的认知就失去了权威性,跨领域的“专家建议”基于认知的局限性,往往会容易忽略实际情况和公众感受,反而给人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不食人间烟火之感。长此以往,不仅容易误导公众,也拉低了公众对专家的信任度,破坏了专家的自身形象,削弱了专家的权威性。

    因此,更新后的院士行为规范也为专家们绷紧了一根弦,进一步提醒专家应谨言慎行,珍惜自己的“羽毛”,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随意发表与自身专业领域无关的观点,要能“俯下身子”,多和年轻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现实处境和所感所想,给出真正有用也能被大家接受的建议,从而让专家们的公信力得到提升。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