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

昆明寻甸县“寻三姐”巾帼宣讲团常态化开展活动

订单式宣讲精准解决群众诉求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周玉林

    “老师,快给我们讲讲党的好政策,要致富咋个整?”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功山镇朵马嘎彝族村,40多个彝族姐妹和宣讲队围坐在村委会院子里拉起了家常。县妇联组织的“寻三姐”双语巾帼宣讲队在这里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基层,在云南省妇联、昆明市妇联的指导下,寻甸县妇联组建了“寻三姐”巾帼宣讲团,重点围绕党的新理论、新知识、会议精神、文件政策等内容,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

    “寻三姐”巾帼宣讲团自2022年3月成立以来,建立了“1+3+16”巾帼宣讲组织架构。“1”是在县级层面成立寻甸巾帼宣讲团,并延伸至乡镇(街道)、村(社区)一级;“3”是宣讲团下设的3个宣讲小分队,即妇女干部宣讲队、少数民族宣讲队、“两代表一委员”宣讲队;“16”是16个乡镇(街道)成立各自巾帼宣讲团,打造“总—分”宣讲体系,实现巾帼宣讲队伍体系全覆盖,构建县乡村、企业等多领域联动的宣讲大格局。目前已成立巾帼志愿宣传队52支,参与志愿者达600余人。

    寻甸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针对部分相对闭塞村寨妇女语言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组织有双语经验的“寻三姐”深入群众,以“火塘会”“板凳会”“院坝会”“田埂会”“赶集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彝语+汉语”“苗语+汉语”等双语宣讲,让宣讲接地气、有感情、有温度,让妇女群众听得清、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不断激发妇女姐妹的力量,鼓励大家发挥自身优势,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目前,共开展少数民族宣讲5场次,覆盖200余人次。

    “寻三姐”巾帼宣讲团聚焦妇女群众普遍关注的党的政策理论、乡村振兴、法律知识等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存在的思想困惑,展开订单式宣讲,精准解决群众诉求。如针对六哨乡妇联提出的辖区内部分少数民族村落妇女存在早婚早育、婚姻家庭关系意识淡薄等问题,妇女干部宣讲队队长王华带领小分队到六哨乡阿么果彝族村开展婚姻法和婚育新风宣讲,不断提升妇女姐妹的法律维权意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2个,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县妇联还结合打造响亮的“红色寻甸”名片,在县域内红色革命遗址所在地建立了由村妇联执委、村民、返乡创业女青年、女大学生等各类妇女骨干组成的“红色巾帼宣讲小队”,多维度、多层面、多层次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依托寻甸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鲁口哨“4·29”渡江令发布遗址、先锋六甲之战遗址等红色资源,围绕红军长征过寻甸的历史事件、红色故事,以典型力量引领宣讲团队赓续红色革命精神,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加强群众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和文化熏陶作用。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