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党柏峰 杨娜 发自榆林 9月12日,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塞上宣讲会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基地举行,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三秦楷模路生梅,榆阳区人民法院郭家伙场法庭庭长陆亚莉,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十五任连长高艺玲等6名宣讲员在宣讲会上进行了宣讲。此次宣讲会由陕西省妇联、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中国妇女报(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共同主办,旨在以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千家万户。
“我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我会和姐妹们一起做好妇女工作,一如既往地做人民的贴心人,做一名好党员、好医生。”24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陕西佳县,并成为当地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的路生梅因身体原因未能来到现场,她在视频里动情地讲述着她学习《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的心得。路生梅说,在认真学习《论述摘编》后,她认识到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最重要的是保持和增强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必须把正方向,引对道路。她表示要把理论宣讲、思想引领作为首要任务。如今,她的宣讲足迹遍布省内及山西部分市,宣讲单位包括党政机关、厂矿、农村、社区、学校,听讲人数超过七万次。
“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陕甘宁边区优良司法传统,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为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榆阳区人民法院郭家伙场法庭庭长陆亚莉在宣讲现场坚定地表示。榆阳区人民法院郭家伙场法庭自1999年7月成立以来,先后有25名女同志扎根于此,因为一直都是清一色的女法官,被称为“女子法庭”,是陕西省设在农村最早的女子法庭。陆亚莉说,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女子法庭做的正是总书记所要求的,也是妇女群众所期盼的——调解农村基层矛盾、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作为‘90后’治沙人,我们将奋力扛起治沙的大旗,赓续红色巾帼志,构建北疆万里绿!”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十五任连长高艺玲铿锵有力地说。1974年,为积极响应党中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姑娘,组建起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长城姑娘治沙连”。为了一片林,种树50年,治沙的接力棒在一代代队员中传递。她们用青春和血汗构筑了数百里的绿色屏障,将曾经人迹罕至的毛乌素“黑风口”变成了生命的绿洲。
宣讲会现场,还举行了“黄河女儿行——讲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巾帼故事”全媒体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陕西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乐在致辞中说,省妇联已连续三年开展“黄河女儿行”等全媒体走基层采访活动,多视角、全方位展现新时代女性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激发妇女群众跟党奋进新征程的内生动力。
据介绍,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来自各地的媒体记者、网络大V等30余人,将集中采访陕西基层一线的典型妇女代表,多维度展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勇前行的“铿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