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昌莲
9月13日,杭州师范大学文晖实验学校初三(5)班班主任刘晓阳给全班女生准备了小礼物——每人一枚发卡。“班里有几名女生的刘海很长,上课时总会撩刘海,容易分散注意力,也会显得没有精气神和青春活力。”刘晓阳表示。
中学女生向往美丽,蓄一头长发和刘海,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一些学校强制要求“女生留短发、男生统一留寸头”,被网友多次吐槽。如2022年2月,河南省平顶山郏县一中学开学,女生在校门口排队统一剪发。学校的这种做法,不仅“剪掉”了女生的美丽,而且“剪出”了学校教育的简单粗暴。
相比之下,该班主任不公开批评和要求学生剪短发,而是给全班女生送发卡,这种教育方式,显然值得其他学校和老师仿效。
当然,我们不否认学校制订发型规定的美好初衷。中学生还处在心智尚未成熟时期,学校对其发型做些规定,引导学生进行健康、阳光的形象塑造和朴素、洁净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值得肯定。但社会是多元化的,在一定底线下应给学生更多发型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此,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既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又能被学生接受的多种发型范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学校的管理要求,也可以实现学生个性化的追求,更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所以,班主任给全班女生送发卡,这样的疏导式教育远胜过“剪发令”。事实上,学校有义务帮助个性比较强的学生,让他们知道展示个性的途径和方法,不单是靠外在去表现,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心悦诚服地接受,这样效果才更佳。但如果学校采取“一刀切”的强硬做法,抹杀学生身上的个性,既行不通,又会适得其反。
当然,建议学校对学生的发型采取宽容的态度,并不表示赞成学校放任不管,对于那些奇形怪状的发型,应该予以引导和规范,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