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以前很多人不注重环境卫生,现在有了村规民约,大家就像约好了一样,积极爱护村内环境,村里的志愿服务队定期打扫卫生,周边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我们村的改变真的很大!”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新堡乡富源新村村民肖积常感慨道。
9月初,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富源新村,排列整齐的房屋、干净整洁的村道、清新优美的环境,让人感受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乡村治理,群众参与是关键。富源新村以村规民约为引领,涵养淳朴民风,激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提升。通过广泛征求村民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将红白喜事简办、环境卫生、孝老爱亲、志愿服务、尊师重教等价值观融入其中,制定了符合村情实际、通俗易懂、群众认可、约束力强的村规民约。
“一规”树乡风、“二书”做表率、“三宣”扬新风、“四措”树家风。在实践中,富源新村形成了人人遵守村规民约、争当文明好人的良好氛围。
通过组织召开镇村专题会议,富源新村进一步明确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动员各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力求精而简,既内容涵盖丰富,还要让老百姓记得住,并在辖区内开展村规民约集中宣传活动。
富源新村各级志愿者带头签订《“倡导婚嫁新风 抵制天价彩礼”倡议书》《杜绝“谢师宴”“升学宴”倡议书》,以“少数”带动“多数”,积极营造“移风易俗光荣、陈规陋俗可耻”的社会氛围,进一步破除农村婚丧嫁娶、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最接地气的事例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富源新村广泛宣传道德模范、“最美武威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塑造主流价值观;宣传孝老爱亲、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等文明风尚;宣传抵制薄养厚葬、天价彩礼、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着力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提升文明实践感染力。
据介绍,古浪县常态化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廉政家书征集评选活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最美家庭”、各类先进典型书写家风家训;晒家训,通过微信公众号展播、“好家风好家训”进家庭、印制家风建设读本等途径,展示身边的家风故事;讲家事,开展名人家风故事宣讲和最美家庭故事现场分享会等活动,将家风故事带到群众家门口,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家”阵地,打造“流动+固定”家风馆,建设家风长廊、家风墙,引导广大家庭积极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涵养好家风,做优良家风的践行者,传承优秀文化,助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各项事务依法办,保障村民发言权。公益事业勤志愿,乡风文明兴富源。”在富源新村宣传栏里呈现的村规民约,简短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群众的一言一行。
新堡乡富源新村的文明新风景象仅仅是古浪县186个行政村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古浪县积极探索创建乡风文明建设新方式,全面推动乡村治理向纵深发展。通过“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积分奖励制度,持续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携手共建文明村居。186个行政村全部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同时,各村均已建立红白理事会,完善工作章程,健全工作队伍。
“村规民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也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我们村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制定村规民约,督促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将移风易俗宣传到每家每户,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富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佐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