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爱生活周刊 时尚 PDF版下载

栏目:智游天下

版面: 爱生活周刊 时尚

从比赛意义上说,武功山越野赛我是一个失败者。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索,去收获,去记录……跑步,抵达的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在沿途的风景中绽放自己。

武功山:穿越云山雾海,是挑战更是收获


    ■ 母德勤 文/图

    时隔三年,武功山越野赛再回归。9月2日,在万众期待中,2023武功山第七届国际越野赛在游客中心前拉开帷幕。两个月前曾经一起跑过“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的几个队友,与我相约武功山越野赛。虽然有忙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琐事,我还是手起刀落果断报名,选择参加50公里比赛。谁知,队友静静因旧伤遗憾退赛,帅哥大余因台风高铁停运无法参赛,牛人健哥报的是100公里组别。于是9月2日早晨,我独自一人站在武功山山脚下的起跑线上。

    毛姆说:“我觉得人就像一朵花苞,读的书、做的事大都对你没有什么影响。可某些特定的东西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你会因为这些东西而一瓣一瓣地绽放,直到完全盛开。”于我而言,跑步就是那个让我一瓣一瓣绽放的东西。

    地处江西萍乡的武功山,历史上曾与衡山、庐山并称江南三大名山。徐霞客登临武功山后,留下了“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的千古绝句。如果不是参加越野赛,我可能不会登临武功山。而我参加的50公里组别,正是武功山风景最美的路段。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累计爬升2807米,下降3187米,实际距离57.6公里,关门时间16小时。当时我暗自计划:争取14个小时完赛,提前2小时抵达终点。

    起点很好:日晒、风吹、雨淋,感受沿途至美风景

    清晨6:00,晨光熹微,裁判鸣枪开赛。我随着参赛队伍踏上漫漫征途。从出发点到坡头CP2(第2个赛道补给点)共13.3公里,累计爬升817米,难度不算大,关门时间3小时。我用时2小时4分钟,当时对提前完赛的小目标有了信心。

    从坡头CP2至九龙山CP3距离7.2公里,爬升989米,相当于急速攀登一座千米的高山。这段赛道难度不小,几乎囊括了各种越野路况:或是羊肠小道,崎岖不平;或是荒草乱石,犬牙交错;或是层层台阶,叠叠不绝;或是陡壁栈道,步步惊心……危险无处不在。

    这一路段我收摄身心,时刻绷紧神经,专注于手上的双杖、脚下的每一步。汗涔涔、气吁吁的我,终于抵达CP3,用时比官方规定的3小时提前了30分钟。

    在补给点就着几丝涪陵榨菜,喝下一碗温热的白米粥。那一刻,饥肠辘辘的我不仅吃出了家乡的味道,还吃出了幸福的满足。又一碗热腾腾的萍乡米粉下肚,我没有急着出发,而是找了个僻静的楼梯转角坐下,双盘拉伸紧张的双腿,深呼吸放松身心——这是我迅速恢复体力的独家秘籍。

    十几分钟后,我感觉腿又是自己的了,身体的疲惫感也大大缓解。志愿者帮我把水袋灌满水,我信心满满地继续出发。

    从九龙山CP3到观音宕CP4,是武功山最雄奇俊美的10万亩高山草甸,目光所及是连片的绿色海洋,参赛者队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草甸上绵延不绝,犹如在跌宕起伏的山脊线上奔跑的游龙。

    武功山气候变幻莫测,时而阳光灿烂,光穿透云层洒在草甸上;时而风起云涌,峰岭间迷雾袅袅;时而细雨蒙蒙,远山扑朔迷离,仿佛水墨画一般。

    我一边欣赏赞叹着身边的美景,一边保持着自己的节奏,跟随队伍前进,除了偶尔超越或被超越时,和其他选手互道一声“加油”,我选择和自己对话,享受和自己在一起的至美时光。

    在山脊线上踽踽独行,感觉自己不过是崇山峻岭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但并不渺小,因为内心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感恩之情。携着一腔对终点的渴望,我一路对抗着冷热、饥渴、酸痛与疲惫,也享受着大自然无私的馈赠。

    日晒,受着;风吹,受着;雨来,也受着。除了左右腿不停交替向前,一切俗世的烦恼,统统被摒弃在外,涌入心中的只有勇气、自由、宁静和美。

    终点遗憾:绝望坡、好汉坡、千丈岩,“被关在门外”的收获

    顺利进入金顶赛段,这一段也是武功山的旅游线路,游人如织。

    登上海拔1918米的最高峰金顶后,左转有一段长长的下坡台阶。我体能尚佳,跟随一男选手,提着双杖一路飞奔而下,只听身边游客的啧啧赞叹声和友好的加油声。

    抵达观音宕CP4时,雨突然大了起来,帐篷檐下拉出了水帘。大概因为交通不便,CP4补给点只有水和方便面。开水稀缺,方便面还没泡开,就被选手们端走了。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吞了半碗“脆面”。选手们都挨挨挤挤地在篷下躲雨,有人说:“下雨路滑,后面的赛道更难了。”也有人开玩笑:“干脆不走了,租个帐篷先睡一觉。”

    我拿出冲锋衣换上,再灌满两壶水。正犹豫时,旁边一位大高个帅哥问:“走不?”我看了一眼天色,赶紧点头说:“走!”我们一前一后冲进了雨幕。

    翻过一个山丘,我往前看,没有其他选手的身影;回头看,也没有选手跟上来。那一刻我心里发慌了:越野赛,一怕在荒郊野岭独自走夜路,二怕在岔路口错过比赛标识跑错路。于是我紧跑几步追上了大高个队友,恳切地说:“我怕走错道,希望能努力跟上您。”帅哥非常绅士地说:“行,今天估计要跑夜路,正好结个伴同行。”

    从观音宕到发云界CP5,绝望坡、好汉坡、千丈岩……一个接一个的大陡坡,还有无数个无名小坡,起起伏伏,加上雨后路滑,我的体能消耗特别严重,每一步都很艰难,真是爬坡爬到怀疑人生。顺着脸庞滚落进脖子的,已分不清是汗还是雨。

    下午5:10终于抵达发云界CP5,短短7.7公里我用了2个多小时。有志愿者好心提醒:“下一个CP点的关门时间是7:00,要抓紧时间啦。”不敢多耽误,草草补充半碗白米粥,又赶紧出发。

    赛前我曾预估,发云界CP5至二字头CP6全是下坡,难度应该不大。没想到5.8公里的距离,急速下降1114米,几乎全是陡坡急弯,对腿部力量要求特别高,感觉比爬升更难。

    开始我状态不错,还能连蹦带跑地下坡,但两三公里后,我感觉整个人突然就处于一种宕机状态。明明心率尚好,呼吸尚好,就是跑不动,就像车在高速路上行驶,突然没油的感觉。

    我跑步快十年了,第一次体验到“撞墙期”是什么感觉。赛后,听一位跑100公里用时19小时的跑友分享,他在CP2至CP3爬升近千米的过程中,就补充了4支能量胶。他建议长距离越野跑,最好是1~2小时就补充一支能量胶,不要等感觉饿、疲劳了再补,那为时已晚。菜鸟如我,虽然在越野包里带了8支能量胶,却因为不喜欢它的口感,只在中途补充了1支,导致关键时刻掉链子。

    此时的我,能量耗尽,手臂酸软无力,双腿重如千斤,脚趾又被鞋顶得疼痛不已,每向前一步仿佛都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再也提不起速度的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选手一个个超越过去。我在湿滑的路上还结结实实地摔了三个屁股墩,眼泪差点掉出来。

    终于抵达CP6,天已经全黑了,志愿者说:“超时3分钟,关门啦。”

    从清晨6:00到日暮7:03,整整13个小时的努力瞬间化为泡影,懊恼、难过、不甘心、觉得没面子……各种情绪扑面而来。

    还好经历了生活的打磨,近几年又被各种比赛磨砺,我已经接受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理念。这么一想,心也平了,气也顺了,觉得人生第一次被关门的经历,奉献给武功山也不算太冤枉。唯一觉得亏欠的是临时结伴同行的帅哥,因为契约精神太强,不好意思撇下我独自前行,他也遗憾地被关在了门外。

    “跑50公里?你花钱花时间,受苦受累,结果连一张完赛证书都没捞到,有啥子意思嘛?”一个不太熟识的人在朋友圈留言问我。

    据说跑步者分很多种,比如比赛型、装备型、游玩型等,于我而言,跑步就是纯粹的热爱。越野跑的魅力,在于不断地突破身体的极限和心理的障碍,值不值得,自己才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个人。

    从比赛意义上说,武功山越野赛我是一个失败者。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索,去收获,去记录……跑步,抵达的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在沿途的风景中绽放自己。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