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集纪录片《现代相亲故事》正在网络平台热播,该片跟随来自北京、四川成都、山东临沂三座城市的三位红娘,观察并记录了奔赴在相亲道路上的各色人物,讲述现实版的相亲故事,探索相亲背后承载的社会成因和社会情绪。此次,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对纪录片的主创人员进行了采访。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人物简介·
程十卉:系列纪录片《现代相亲故事》制片人。现任CNEX内容总监及合伙人。其监制、制片的纪录片作品包括《末代皇帝溥仪》《临刑会见》。其综艺作品有:央视一套《信中国》、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优酷人文纪实综艺《念念青春》等。
■ 口述:程十卉 纪录片《现代相亲故事》制片人 ■ 记录:熊维西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拍摄的过程,就像一场旅行
婚恋题材在国内的内容市场里已经被切割得非常细,包括电影、综艺、纪录片。但我们发现其中纪录片涉足相亲这个领域的不太多,有红娘介入的更是几乎没有。所以我们想拍摄一部纪录片,通过红娘这个职业,与拍摄对象一起去探索对亲密关系的理解,让他们在过程中能够学会关照和反思。
《现代相亲故事》的整个拍摄过程就像一段旅行。
初期创作时,我们就明确了要拍的是社会观察而非职业观察,我们要在相亲的场域之下去研究问题。于是我们定下了筛选红娘的标准:第一,要有三年以上从业经历的专职红娘;第二,对红娘这个职业有信念感,并且是个有趣的人;第三,去各地找口碑好的婚介所。
我们在山东临沂找的婚介所,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国企、工会、妇联,他们很清楚当地的市场,临沂作为一个工贸城市,有1000万人口,市场需求非常大。而四川成都的婚介所是以本地人解决本地事的方式运营,非常有当地的特色和风格。在北京寻找的这家婚介所,客户大多毕业于985和211院校或国外名校,他们要求非常高,头脑也很清晰。总之,我们所找寻的红娘,是对亲密关系、对婚姻是要有深刻的理解的。比如北京的红娘海燕,她有心理学背景,在做红娘之外,也做家庭亲子关系和情感关系的调解,有着大量的调解经验。所以我们在寻找北京的红娘时,希望她能够有相关的经验或者背景作为支撑,这对高知人群非常重要。
红娘在纪录片中输出了很多关于婚恋问题的价值观和攻略,是我们非常认同的。除此之外,在拍摄中我们真真正正感觉到,谈恋爱是要有“僚机”的,当有人帮忙撮合的时候,两个人走到一起的概率会大大提高。事实证明,在拍摄纪录片的四个月中,我们选择的拍摄对象有的真的进入了恋爱关系中,可惜在四个月之后,有的人因为种种问题并没有走下去。但无论是拍摄组还是红娘,其实都是他们恋爱的“僚机”。
我们选择的拍摄对象大多是“85后”“90后”,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婚恋观、与异性相处的方式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在《现代相亲故事》中最终呈现了8位主人公的故事,但其实我们接触的人更多,最后发现他们有共同的这三类特质。第一类是没有情感经历的。第二类是走不出情伤的。第三类是情感表达有问题的。
北京的拍摄对象黄炎属于第一类。通过对黄炎的家访,我们发现她父亲从她16岁开始,就传达给她“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我们认为这是她直到37岁都没有过一次正式恋爱的原因。因为在原生家庭的教养过程中,她的父亲没有教会她和男性相处的经验。但这并不是创伤式的影响,只能说是在中国家庭里缺失掉的某种教育。来自成都的“裤姐”则属于第二类。“裤姐”说她不想要男人有攻击性、有目的性地来接近她,希望接触的男性相对清心寡欲。她的父母在她小时候就经常争吵,以至于她受了不好的影响,令自己的三段感情经历都不是非常好,可以发现,其实是她没有从原生家庭的阴影里走出来。同样来自成都的张东,他曾经是留守儿童,准确来说叫空巢儿童,因为留守儿童还有爷爷奶奶,他连爷爷奶奶都没有,自己在村子里长大。他的童年经历,让他很难去在现实中与人相亲。山东的拍摄对象邢梓良属于第三类。第五集里邢梓良约会的那个男生喜欢上了她,喜欢她的简单、她的笑容。但是这个男生在约会过几次之后,都没有什么突破。因为邢梓良一直在说“我不知道啊。”“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于是红娘做起了“僚机”,拉着她的手,问她有什么感觉?她说:“热,好热。”红娘就引导她这样表达:“你牵着我的手,感觉很暖。”邢梓良性格很好,但是在家庭中没有受到过这样的教育,情感表达是有问题的。她在和异性接触的过程中,并不知道说什么话才能让对方舒服、开心。
最后这8个人中有2对相亲成功;没有谈过恋爱的通过纪录片的拍摄有了“恋爱初体验”;北京的主人公黄炎在回溯了自己过去几年的经历时发现了一个很珍贵的瞬间;成都的主人公张东选择退出相亲,因为他认为在生活中才更可能遇到一个能够欣赏他的人……我们不觉得相亲的成与败是一个很重要的结果。每个人被摄影机记录下来的成长变化才是最有意义的。
现在社会上对婚姻失望的言论太多了,我觉得《现代相亲故事》的精神内核是还原,让观众相信亲密关系给人带来的价值,为观众提供支持,陪伴大家思考。我们创作的立场和态度决定了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红娘和拍摄对象,讲述什么样的故事。现在,这个社会在亲密关系上能够引导大家思考的有效的、有益的建设性材料太少了,我们希望通过《现代相亲故事》去完成其中的一小部分。
人物简介:
徐玮超:系列纪录片《现代相亲故事》总导演。独立纪录片导演,生于宁夏,长于北京,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纪录片电影制作MFA。代表作有《告别十二岁》《流浪归途》等。
■ 口述:徐玮超 纪录片《现代相亲故事》总导演 ■ 记录:熊维西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三座城市,三位红娘,三种婚恋观
拍摄《现代相亲故事》时,我们是从中国前十大相亲市场中挑选出相对有代表性的三座城市进行拍摄——首都北京、山东临沂、四川成都。
在北京生活的人充满了现实的压力;山东人的婚恋观比较传统,整体氛围是“你要抓紧结婚”;成都是中国宜居的城市之一,年轻人幸福感高,对婚姻的态度有点无所谓,也许他们有一天会走进婚姻,但是你不会感觉到那种必须结婚的信念。
就像山东临沂的邢梓良,她是一个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是一个创业者,她的家庭氛围非常有趣、和谐、包容,但家里人仍然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这个年龄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无论是哪个城市的人,有着什么样的婚恋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到底是想进入婚姻,还是想找爱情的感觉?
起初他们都不熟悉红娘,也没接触过红娘,大多是通过朋友撮合或家里人介绍对象。在写诉求的时候,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他们认不清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另一半。这时候,红娘就会引导他们抓大放小,然后确定什么是重要的。第一印象往往不能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和自己走进一段长期稳定的关系里,因为这需要时间,进入一段关系去试,再看看是不是能够从这儿开始再进入一段婚姻关系。红娘让他们更加懂得,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人,我们是不完美的,我们的爱人也是不完美的。
红娘的角色至关重要,不仅帮助我们的拍摄对象去梳理、去思考,在我们的创作团队中也像一个“抓手”的角色。一般纪录片是要花很长时间来观察拍摄,但这次我们的拍摄周期很短,我们三地的导演分别和三位红娘组成了新的团队,服务于拍摄对象。我们想通过这次相亲的旅行让他们认识自己,然后借由观众通过他们认识自己的过程、去接触异性的过程,来帮助观众自己打开对两性关系的理解。
红娘和我们其实是在合作,去推动这样一个过程,使《现代相亲故事》呈现出更深入的讨论。我们觉得这部纪录片应该好看、有人看,但这个可能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作为公民对社会是有责任的,拍摄这部纪录片是我们表现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