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间”这个书名本身就内蕴着作者的悲悯心。“欢迎”隐喻涅槃重生或劫后重生的忏悔,以及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 钟倩
继长篇小说《推拿》后,暌别十五年的毕飞宇再出新作《欢迎来到人间》。“生命兀自汹涌,欢迎来到人间。”小说围绕年轻有为的外科医生傅睿展开,深度阐述了现代人的精神症候群,启示我们如何摘下“面具”直面现实,活出本真的人生。
故事发生在2003年“非典”时期,所在的泌尿外科是医院的“头等舱”,而他又是“第一把刀”,同时,他亦是别人眼中的好丈夫、好儿子。然而,当肾移植病例出现第七例死亡,就像人性之枪扣响了扳机,促使傅睿“来到人间”:傅睿与妻子敏鹿、父亲傅博与母亲闻兰、同事郭栋与东君、患者老赵与爱秋,以及郭栋与安荃、小蔡与胡海等,牵扯出医患关系、夫妻关系、科室关系、原生家庭等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少女田菲术后去世,发生袭医事件,护士小蔡见义勇为,挡在傅睿前面,紧接着媒体专题报道,傅睿被派去参加培训……其间他的精神世界几乎坍塌,特别是亲眼看见小蔡嫁给房地产富商后,傅睿陷入拯救他人的困境中不能自拔。
不得不说,毕飞宇是个“细节控”,从情节设置到小说语言,都无不细腻、动人。他在《小说课》中详细剖析过莫泊桑《项链》发人深省的细节描写。而类似的描写在书中俯拾即是。他写到傅睿的目光,“傅睿的眼睛是多么好看哦,目光干净,是剔透的。像玻璃,严格地说,像实验室的器皿,闪亮,却安稳,毫无喧嚣。”与郭栋一家去郊区农家乐聚餐时,又写到,“郭栋的块头足,胳膊粗,手大,又稳。这都好。可是,在他夹菜的时候,难看啊,筷子的张口太夸张了,一筷子夹下去就是下半个乾坤。”与其说这是“草莽相”与傅睿“贵族相”的比较,不如视作人性的黑洞。同是科室医生,郭栋大张旗鼓搞婚外恋,傅睿却始终在维护“好人”形象,用批评家李敬泽的话说:“傅睿的特殊之处并不在他努力做别人眼里的孩子,而是他一直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别人眼里的孩子还能是谁。”
令傅睿发生改变的是小蔡,“她只知道一件事,大时代开始了。”所谓大时代开始,指向的是物欲横流中的自我迷失,胡海父亲住院期间小蔡照顾周到,因此她收到20万元红包。对此,傅睿要不惜代价拯救堕落的小蔡。最初,小蔡见义勇为,他请她喝咖啡。书中有个关键词,痒。“痒,它丧心病狂了。它们密密麻麻,在傅睿的后背上汹涌澎湃。尖锐,深刻,密实,猖狂。”后来在咖啡馆包间约会,他请小蔡给自己后背挠痒,“痒不是别的,它类似于爱情,它从不在这里,它只在别处。”结果两人被敏鹿看到,视作婚外情的证据,使傅睿陷入手足无措的复杂心境。实际上,痒是表征,疼是具象。如果说由痒及疼是内在的变异,那么痛苦则是精神的癌变。在“观自在”会馆,傅睿喝了很多酒,以浇心中块垒,期待脱胎换骨,他通过对小蔡的救赎,完成自我内部的更新,以“来到人间”。
林岗说过,文学不能信口开河,脱离社会现实,但是出色的作家自会根据自己叙述的意图组织笔下的社会现实,而这个意图就是揭示人性。不同文学文本的差异在于揭示人性可能抵达的深度和广度。这部小说里,光头大师先后两次出场。第一次是傅睿请小蔡喝咖啡,小蔡糊里糊涂买了他的念珠,发现不对劲、追到门口时,光头大师已不见踪影,“哪里还有大师?左侧是马达轰鸣,右侧是车轮滚滚,一片红尘。”小说结尾处,光头大师发力拔去傅睿体内的东西,看似为他排毒的样子,傅睿在狂笑中变成了羊、狗、蛇、蚕。等他醒来,“他的对面是师父的椅子,师父却不在。他的椅子上有一条毛巾,还有一杯水。他把水喝了,他决定等,不管怎么说,他要等师父回来。”俨然,这里指向救赎的必须性。大师说过一句话,“——不能忍,忍了你会受伤的。”撕下伪装面具,露出本来面目,这也是对人性的镜鉴和观照。
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欢迎来到人间”这个书名本身就内蕴着作者的悲悯心。“欢迎”隐喻涅槃重生或劫后重生的忏悔,以及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医神”傅睿沦为“精神病人”,他的精神回归启示现代人如何走出完美追求和“好人”怪圈,勇敢直面生活,拥抱生命的丰盈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