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肖睿
9月25日晚,金东面塑非遗传承人李春景开始精心挑选明天要穿的汉服。“又要去亚运村里开展互动了,还是有点儿小激动,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人,发生什么趣事。”挑选好一款宋制汉服后,李春景笑笑说。
今年8月,从李春景得知金东面塑入选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亚运村文化活动的那刻起,喜悦的心情就一直围绕着她。
亚运村开村后,在运动员村的文化屋一角,李春景总是安安静静地坐着,低头认真干活儿。只见她的手搓一搓、捏一捏,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朵朵十分逼真的小桂花。
“很多运动员到这里,当我告诉他们这是面塑技艺做出来的时候,他们都不相信,都忍不住用手摸一摸。更让他们惊讶的是,摸起来也像是真的。”李春景一脸笑意地说。看着运动员们一脸的不可思议,她就当着他们的面制作,彻底让他们信服。
问起“制作逼真”的妙招,李春景谦虚地说:“也没什么妙招,就是多多练习,善于观察事物。”
简简单单一句话,却饱含着无尽付出。从一件小事可窥一二。当年,李春景还在西溪湿地洪园工作时,有一次要制作向日葵,可无论怎么做,她都觉得不像,尤其是向日葵含苞待放的形态极难把握。于是,她便跑到花海里观察,大中午顶着烈日两个小时,一点一点观察花朵细节。花蕊长什么样,花萼是什么样……“只有你观察了,知道一株植物长什么样,才能做得逼真。”李春景说。
这样“强悍”的观察力,也让李春景很快融入了亚运村的氛围。当她发现运动员喜欢交换徽章时,便萌生出用作品换徽章的想法。没想到,很多运动员看到如此逼真的作品后,主动提出了用徽章换作品,大家一拍即合。
在亚运村发生的趣闻趣事,都被李春景记录了下来。
“今天在亚运村,我教运动员们做桂花戒指,成品做出来后他们都非常开心。有的运动员明天就要比赛了,希望这次体验能让他们放松心情,给他们带来好运。加油!”
“和香港代表团的两位小哥哥聊天,我问他们来没来过杭州,有什么感受,聊着聊着忽然发现我们三个人竟然是老乡,后来热心的小哥哥就开始积极帮我们宣传,让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来体验中国的非遗文化。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
“这次交流,我得知一位运动员有三个女儿,他想给每个女儿都做一个冷瓷戒指。在选择颜色时,他还掏出手机说要打电话问一下孩子们的想法。让我感觉特别温馨,满满的父爱。”
……
还有一件让李春景觉得有意思的事是,外国运动员看到她穿的汉服都非常喜欢,一个劲儿夸赞她的衣服很漂亮。“我们的传统服装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和夸赞,心中真是自豪!”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那天,李春景还特意穿上了隆重的衣服——橘色明制汉服和马面裙。“亚运会要开幕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自然是要以我自己认为的最隆重的方式来迎接它。”
眼下,马上到中秋节了,李春景又在构思新作品。“我想把‘桂花’做成月饼的样子。将此时飘散在满杭城的桂花香和中国传统佳节相结合,让运动员们的体验感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