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肖睿 姚改改 发自杭州 9月25日上午,杭州亚运会赛事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主媒体中心举行。杭州亚运会竞赛指挥中心新闻发言人朱启南和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新闻发言人谢彬彬出席并介绍了杭州亚运会正式开赛后的竞赛运行情况。朱启南用8个字总结了开赛以来的竞赛运行总体情况:平稳、精彩、和谐、周密。
杭州亚运会是历届亚运会设项最多的一届亚运会,也是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一届亚运会。自9月19日开赛至今,各项目均按照赛事计划有序进行。截至9月24日,已在32个场馆开展了25个分项、797场次的比赛,项目开展数占分项总数的40%,金牌产生占总金牌数的5%。
选优配强 创造卓越优良的竞赛环境
面对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亚运会,如何保证各项赛事及工作的平稳运行?朱启南介绍,杭州亚组委一直秉持积极态度,始终坚持以运动员为核心的理念与各亚洲单项体育组织及亚奥理事会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完善各项目竞赛技术要求,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杭州亚运会上留下职业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篇,创造了卓越、优良的竞赛环境。
“杭州亚运会开赛以来,各竞赛项目组织工作周密严谨,流程透明可控;技术官员公正执裁、恪尽职守;广大运动员奋力拼搏、相互尊重。赛场里观众朋友们不断为运动员加油喝彩,一幕幕精彩和谐的瞬间生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朱启南说。
办赛团队和裁判团队是竞赛组织中最为关键的力量。朱启南特别提到,杭州亚组委在前期就对各项目的办赛团队进行选优配强,组建了74支办赛团队,并不断进行岗位培训。裁判团队也同样“优中选优”,以确保大规模、大体量竞赛组织工作的需要。
周密细致 提供精细化赛事组织管理服务
朱启南说,杭州亚运会的精彩呈现,不仅有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更有一系列周密、细致的赛事组织管理。“我们在亚运村及各分村都设置了相关的竞赛信息服务台,开赛以来,为各代表团完成和处理了咨询约5000件,有效提供了训练预定、信息咨询、事项提醒等多项服务。”
作为竞赛场馆中的“金牌王”,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吸引着众多目光。整个亚运赛事期间,游泳、跳水和花样游泳三项比赛将无缝衔接,这涉及两次争分夺秒的“重大转换”。
据谢彬彬介绍,第一次转换是游泳到跳水,转换期为9月29日晚上10点到9月30日早晨7点,9个小时内,场馆运行团队需要完成场内4500平方米的所有工作,确保跳水比赛正常开始。第二次转换是跳水到花样游泳,10月4日晚上8时50分至10月6日下午2时,场馆运行团队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2个花样游泳出发表演台、2个裁判台、7个摄影平台的拆搭工作和整个场区的保洁,这两次转换涉及场馆的电力、景观、媒体转播、临时设施和清废等各个专业团队,是对运行团队的高强度考验。
以馆养馆 用市场化手段培育体育产业生态
一直以来,大型体育赛事的赛后场馆利用都是世界性的难题,杭州亚运会的场馆将有哪些赛后运营规划也受到了许多关注。
谢彬彬表示,“亚运会比赛结束后,场馆将以打造一流的‘赛会之都’核心区为目标,抓住后亚运时代的热度,对标学习国内优秀场馆,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快培育体育产业生态。”
以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为例,谢彬彬介绍,场馆将采取两种主要手段:一是积极寻求运营内容更加多元化的可能;二是多样融合经营模式,以自主运营和合作经营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游泳馆的使用价值,在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同时,真正实现以馆养馆。
“亚运会结束后,奥体中心游泳馆将对市民开放,我们将聚焦市民游泳健身和专业训练等方面,通过智能化手段,简化入馆程序,提升亲民指数,让市民能感受到这是家门口的健身场地。”谢彬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