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日前,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在顺义区公开庭审。这是北京13个涉农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成立以来首次公开庭审的案件。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市三中院、顺义区法院、怀柔区法院、部分省市县农业农村局及经管站共计120余人参加观摩。
庭审现场,经过申请与答辩、举证质证、事实调查等各个环节,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展开激烈辩论。“此前,本市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仲裁案件往往采取不公开审理。”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刘瑶说,下一步,还将加快推进仲裁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程序,提高仲裁的公信力。
在庭后召开的点评及交流会上,大家纷纷表示,经过本次庭审观摩,对如何进行纠纷调解、仲裁有了实质性了解,并对未来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了建议。农业农村部领导充分肯定本次公开庭审达到了预期效果——提升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员庭审能力,规范了仲裁庭审工作开展,取得了圆满成功。
北京市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工作,全市13个涉农区均已成立由主管区长担任主任的区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镇村普遍成立了土地承包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形成了“乡村调解、区级仲裁、市级指导、司法保障”的纠纷调处体系。
在市级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下,各区逐步将土地承包仲裁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积极创新仲裁调解有效路径,涌现出一批典型做法。如顺义、门头沟、延庆等区通过社会公开招聘仲裁员,打造专业仲裁队伍,提高仲裁公信力;海淀、通州、房山等区仲裁委与区法院建立了纠纷裁决对接工作机制,共同分析研判土地纠纷疑难案件,促进调解仲裁与司法审判的信息共享和案件办理协作;丰台区与门头沟区、密云区与平谷区签订《仲裁跨区域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人员共享、庭审共享、信息共享,提高仲裁质量和效率。
据了解,北京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率逐年上升,纠纷发生数量逐年下降。2022年全市共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502件,比去年减少393件,纠纷率下降43.9%。已调处解决500件,调处率为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