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午餐”既温情又“共赢”
近日,河南洛阳老君山景区“一元午餐”经营情况经媒体爆出后引发广大网友关注。网络视频中,“一元午餐”摊位前游客络绎不绝,招牌上写有“无人值班,自觉投币”等字样。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8天假期共售出“一元午餐”23527份,经盘点,收入24539元,多出1012元。据了解,“一元午餐”已经做了7年。
在“涨声一片”的旅游旺季,洛阳老君山景区“反其道而行之”,颠覆了不少人对景区餐饮、景区消费的固有认知。表面来看,这是一笔“亏本买卖”,但景区通过“一元午餐”活动,赢得了广大游客的好评,有助于塑造良好景区形象,让景区在游客好感度、景区形象等方面加分。只有服务好了游客,让更多游客蜂拥而至,才有助于实现景区与游客的“共赢”。
用“彩礼”模糊“买卖”必须严查
“彩礼18.8万,农村女孩21岁,八成智商,听话,能踏实过日子……”近日,一个名为“才哥(全国相亲)”的主播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多条“征婚”信息,其中多条为女子相亲的视频都将彩礼明码标价。对于上述内容,不少网友在看到后认为,该博主是以相亲名义公开拍卖智力残疾女子。当前,该主播账号在短视频平台销声匿迹,而其IP所在地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警方已介入调查。
婚姻本应建立在双方自由意愿之上,但由于一部分残障人士并不具备自主行使民事权利的能力,在婚姻这件事上容易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加之该主播发布的多个作品征婚信息中,女方多为残障人士且伴随着不菲的彩礼,很难不让人往“物化”甚至“买卖”妇女的方向联想。在有关部门严查、彻查此事的同时,网络平台也应积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用户塑造气正风清的交往环境,共同保障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
对“金秋蟹礼”骗局要全链条查处
最近,上海辟谣平台后台收到多名粉丝留言,称自己收到了“大闸蟹提货卡”,感觉与此前的“免费礼品”骗局很相似,希望平台进一步核查。经求证,这一“大闸蟹提货卡”确实是刷单返现陷阱的诱饵。公众若信以为真,不仅收不到大闸蟹,反而会一步步被诱导进入骗局。市民收到的提货卡样式并不完全相同,但通常都叫“金秋蟹礼”,并标注要添加客服微信才能提取。
通过寄送“大闸蟹提货卡”这类应季产品并捏造知名平台及赠送者信息,网络诈骗手段变得更具迷惑性,加大了群众上当受骗的风险。因此,广大消费者务必擦亮眼睛,在未查明寄送者信息之前,切勿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或点击陌生链接;同时,相关部门应针对此次新型网络诈骗追查线索,全链条查处,及时把幕后作恶者绳之以法、一网打尽,还消费者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
侯文雅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