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新女学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喜迎妇女十三大 巾帼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⑲

版面: 新女学周刊

以关怀书写促进新时代中国女性发展


    ·阅读提示·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对《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的学习,既可以看到新时代女性的磅礴力量,也认识到做好价值引领工作的重要性。新时代精神文明的创建,离不开广大的女性书写者。女性作家可以借助关怀书写的方式,在对自我、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怀书写中,展示女性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现实诉求,以此更好地促进女性发展。

    ■ 尼莎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带领妇女建功新时代,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新时代精神文明的创建,离不开广大的女性书写者。女性作家可以借助关怀书写的方式,在对自我、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怀书写中,展示女性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现实诉求,以此更好地促进女性发展。

    新时代女性作家关怀书写的指导思想

    《论述摘编》作出了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展望。更好世界的建构离不开新时代女性作家群体的参与。在党的领导下,女性作家通过关怀书写言说自身情感体验,反映时代精神风貌,有助于促进女性群体及整个社会更加向好向善发展。关怀书写中的“关怀”可理解为关心、关爱之义。关怀书写中的写作者作为关怀主体在实践中对关怀客体的认识、了解、共情逐渐增长的过程中,对主客体之间的关怀实践进行写作。

    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作为在旧有的父权制社会中饱受压迫的群体,女性解放是全人类解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争取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也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摘编》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这是新时代女性关怀写作的指导思想。

    新时代女性作家关怀书写的主要内容

    在新时代女性作家的关怀书写中,关怀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和写作实践,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论,指导着女性作家进行新时代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实践。就关怀书写的主要内容来说,可以分为自我书写、家庭书写、社会书写和国家书写四个主要层面。第一层面,新时代女性关怀书写中的自我面向。个体自我是人生的起点,只有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历史放在一起,才能真正理解它们。自我问题也是女性写作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自我是处在关系中或在关系中被发现的。新时代女性自我层面的关怀书写应关注女性人物从自我认同到自我赋能,最终完成自我跃迁的过程,分析新时代语境下个体伦理精神如何汇入集体主义,并在与时代共进中如何更好地完成赋能的问题。第二层面,新时代女性关怀书写中的家庭面向。家庭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社会的基本单元,女性曾经及现在都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新时代女性家庭层面的关怀书写应鼓励女性作家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创作,并在对家庭生活实践的反思与写作中关注性别平等、敬老爱幼及重视家风家教等观念。第三层面,新时代女性关怀书写中的社会面向。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对于社会问题的叙写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方式。新时代女性社会层面的关怀书写应通过对其生活于其中的广阔社会空间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作品中融入对女性在社会中关于机会平等、性别正义等议题的探讨。第四层面,新时代中国女性关怀书写中的国家面向。《论述摘编》指出了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中国全体妇女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国家是拥有共同语言、文化、种族、领土、历史的共同体的集合。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树立文化自信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实现家国关怀,实现各民族友好交流、互融互通,同样是新时代女性作家应当肩负的写作责任。

    新时代女性作家关怀书写的伦理要求

    本文将关怀伦理视域下的新世纪中国女性写作伦理归纳为关系自我、情感责任、柔性公正和共情连结四种伦理要求。

    第一,关系自我。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离不开女性力量的注入。习近平总书记提倡“要引导妇女发扬爱国奉献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以行动建功新时代”的要求。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前提是自我完善的道德自主性。对于当代女性关怀书写而言,关系自我可以体现于作家所塑造人物的道德选择之中。伦理自我处于真实自我与作为关怀者和被关怀者的理想自我之间。它来自对关系的根本认识:它使我天然地与他人联系,让我通过他人与自己重新联系。当我关心他人或被他人关心时,我得以关心自己。新世纪女性作家关怀书写中的关系自我,就在于书写这种建立在女性所熟知的天然关心基础上的强有力的连续的伦理自我。在我与他人的联系中,伦理自我逐步得到加强。  

    第二,情感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妇女既要爱小家,也要爱国家……在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等方面发挥优势、担起责任。就如何使妇女在家庭及社会生活中更好地承担起责任而言,情感在其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写作实践中,基于情感责任的新时代女性关怀书写要求女性作家将关系性作为写作的前提,从联系的视角发展出对自我、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关爱,关注易受伤害的群体。在写作中,作家在多数情况下以关怀者的身份出现,通过聚焦、帮助、交谈、倾听等方式与被关怀者建立联系,并以作品形式的关怀叙事达到疗愈目的。

    第三,柔性公正。在私人领域如家庭中,在认识到成员间的权利以尊重他们的个性方面,需要公正的人在场。同时在公共领域中,关怀也是迫切需要的。因此,需要将关怀与公正互补融通的柔性公正。柔性公正是在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开放、接纳、倾听、对话,并寻找相互理解的楔入点,而非仅仅以普遍性原则作为道德的终结。对于新世纪女性关怀书写而言,可以采用柔性公正的写作方式,通过女性作家在个人、家庭及社会等不同层面里,在包容、对话、共情的情境中进行价值判断,以此能够使关怀与公正在写作实践中得到融通与互补。

    第四,共情连结。人从自然关怀到伦理关怀时,“感觉迁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他人的困境和自己的利益考量冲突时,我们需要调动最美好的关怀和被关怀的记忆以关怀他人。在写作实践中,女性作家作为关怀者与被关怀者之间发生的共情连结,可以将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囊括在内。在家庭和社会的场域中,作家的共情连结可以是多层次和多面向的。可以发生在个体与群体、单个空间与多重空间之间。共情连结的关怀书写要求女性作家不再做事件及人物的旁观者,而是采取对话、倾听、移情等方式,通过理解其艰难、分担其疾苦的方式展开对写作对象的关怀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通过对《论述摘编》的学习,既可以看到新时代女性的磅礴力量,也认识到做好价值引领工作的重要性。这就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挥女性作家的主观能动性,以关怀书写的形式反映出女性的情感体验和新时代社会生活的精神面貌,为推动我国妇女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本文系2022年度河北省新型智库“河北省道德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科研专项课题(编号:2022ZKYB001)的阶段性成果。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