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之外孙女张献华的家国情

三代人默默耕耘在计算机领域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9月15日,在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之外孙女张献华看来,是一个值得铭记怀念的日子——92年前的今天,是黄公略壮烈牺牲的日子。

    “《我的父亲黄公略》一书今年4月出版了,了却了我母亲黄岁新多年来的心愿。这本书凝聚了两代人的心血,对于小家来说,是一种团圆。”张献华感慨道,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接续奋斗,祖国才越来越繁荣昌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黄公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苏维埃运动的缔造者和组织者之一,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和扩大了湘鄂赣边苏区,在赣西南苏区的建设中功勋卓著,并在江西率领红三军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的战役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31年9月,他在战斗中负伤牺牲,年仅33岁。

    张献华真正了解外公短暂光辉的一生,是从她继承父母亲收集、采访和整理的外公事迹资料开始的。

    张献华说,母亲在工作之余走访了当年和父亲一起战斗的老将军们,及当年在父亲身边工作的人员,同时做了大量的采访笔记。

    黄岁新的内心有一种浓浓的家国情,希望铭记历史、铭记为新中国创建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而这种情怀也传递给了张献华。

    “以前我总是在想,为什么外公是新中国36位军事家之一?他指挥的战役有哪些?随着阅读和整理的资料增多,很多疑问有了答案。”张献华说,越了解越感到如今和平安宁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越感到作为遗腹子的母亲沐浴着新中国阳光的成长,是幸运的,也是温暖的。

    “我母亲是在党和外公战友的关怀下长大的。她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她从高中到大学的学费及日常生活费,大部分都是来自彭德怀元帅的工资。”后来,黄岁新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平原农学院。

    1957年,毕业后的黄岁新去了东北牡丹江农垦局开荒实习,后来毕生从事科技出版事业,成为我国第一代计算机专业的高级编审,为我国计算机专著和科普读物的图书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她编辑的许多图书获得了国家级的奖项。

    在张献华看来,母亲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关怀,离不开外公战友的帮助,正是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母亲不一样的人生信念。

    “我们家三代人都选择了计算机领域,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工作,我儿子现在是副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也是计算机。”张献华说道。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