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云汉
国庆节前,报社工会和退休支部组织老同志到河北省乐亭县参观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纪念馆。
我们由北京乘车至乐亭,稍事休息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了李大钊纪念馆。馆内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令我们收获满满。馆里的布展变化不少,尤其是添加了影像资料。像1924年6月,李大钊参加莫斯科共产国际会议第五次代表大会场景,非常清晰珍贵。另外,我们参观时也看到了少年儿童讲解员的培训场面,深感这里对培育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意义深远。
乐亭县妇联主席陈巧敏和张姣同志,还带领我们参观了乐亭英才展览馆和百年呔商展览馆。
在参观英才馆之前,我仅知道乐亭有革命伟人李大钊和抗日名将李运昌。哪里晓得,在乐亭这块沃土,自新中国成立后竟然走出了30位共和国授衔的将军、11位两院院士、46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乐亭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将军县”“院士乡”。
英才馆的大厅,有这样两行题字: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这两行字极富哲理,发人深省。整个展厅布置得井井有条且图文并茂。在将军篇的展厅内,上将、中将、少将,将星闪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白求恩”方阵中的领队田鸥少将英姿飒爽行军礼的身影。乐亭走出的巾帼英雄,太帅了!
院士篇的展厅内,11位院士,有的生于商贾之家,有的则出身贫寒农门;有的数次出国深造,有的则求学于国内院校。伴随着讲解员充满家乡自豪感的声调,我们深深地感悟到这些院士精英们无论经历过多少坎坷,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他们报效祖国身任天下的崇高追求都矢志不渝。
在乐亭籍各界人才中,还有一大批奋斗在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成就卓著的大师名家。如史学家史树青、音乐家宋飞、儿童文学女作家葛翠琳,以及播音员宋世雄、孙正平等。骄傲啊,他们都是乐亭人!
而在参观呔商百年馆的过程中,我才知道呔商曾创造了“东北三个省、无商不乐亭”的传奇。在清末民初,是乐亭呔商最为辉煌的时期,其资产规模达两亿银圆,前后经商人数有十万之众。这些呔商向家乡汇款最多时达每年两千万银圆。其贸易规模遍布东北大小城镇并远达俄罗斯、日本、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
呔商富了不忘家乡。秉承乐亭雅书重教的传统,纷纷在家乡兴资办学,培养人才,资助革命人士。李大钊赴莫斯科参加会议的经费就是由呔商杨树青资助的,并且杨树青还帮助李大钊脱离北洋军阀政府的缉查,在昌黎顺利登上开往哈尔滨的火车。呔商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建设中带头捐款、捐物。这些义举生动地诠释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正义感。
在呔商展览馆内,我惊讶地发现:1920春,李大钊为黑坨小学题写的校训:“学校造人才为改造社会;读书为做事不是为做官。”面对这幅题词,我沉思良久。
一天半的乐亭之行,我收获满满。九个字概括之:“开眼界、长知识、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