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陕西宝鸡激活家庭小细胞促进社会大和谐

做足“家”字文章 绘就和美画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党柏峰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紧扣“家”字做文章,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开展活动,不断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走深走实,有效提升广大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小家之美促社会和美。

    做好家庭创建 做细家庭教育

    “好山好水育好桃,眉县猕猴桃,酸甜刚刚好……”金秋九月,秦岭脚下的30万亩猕猴桃硕果累累,果农们也忙碌着采摘售卖。宝鸡市妇联开展的“汇聚云上她力量 直播助农促振兴”活动也开启了。汤峪镇市级“最美家庭”获得者张宁正在院子里直播。参与活动的其他女主播也进入直播间助力,让张宁的粉丝瞬间上涨。在眉县,像张宁这样把“美丽庭院”变成猕猴桃“直播间”、猕猴桃“储藏室”的数不胜数,这得益于宝鸡市妇联深入实施的“美丽庭院”创建和“庭院+”工程。

    今年以来,宝鸡市妇联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以各类家庭创建为抓手,广泛开展“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绿色家庭”“五好家庭”等创评工作。全市涌现一批市级“最美家庭”,2023年获评“三秦最美家庭”10户,王海燕、周亮、梁金莲等3户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创建陕西省“五美庭院”示范村1个、示范户13户,选树了一批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示范户。

    “如何陪伴7~12岁的孩子?首先要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宝鸡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第二期志愿者讲师培训课上,张利芳老师正给学员们讲授《做智慧家长,育阳光少年》的课程。这样的学习培训活动,在全市、县的14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经常开展。

    聚焦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新需求新期盼,宝鸡市妇联持续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关工委等17个部门拟定了《宝鸡市家庭教育“十四五”规划》。积极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全市中小学校和社区建立各级各类家长学校1495个(其中,学校家长学校911个,社区家长学校584个),并在家长学校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宝鸡市妇联不断加强完善服务阵地和队伍建设,创建省市级家庭教育实践基地、服务阵地18个,建立家庭教育讲师团12个,采取“吸纳家庭教育专业工作人员+招募志愿者”的形式,有针对性地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提供服务,年内共举办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公益讲座百余场次,服务家长近2.5万人次。中、高考期间,市妇联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考前、考后学生和家长心态调整系列线上公益讲座,切实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落实落细。

    做实家庭服务 做优家风传承

    清晨,金台区硖石镇的一所乡村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清脆悦耳,一群“爱心妈妈”为孩子们带来了爱心礼物,和他们一起做起了亲子互动游戏。这是 “爱心妈妈”志愿团队关爱儿童的日常场景。

    据悉,宝鸡市妇联持续深化“爱心妈妈”志愿服务活动,各县区积极响应,招募县乡“爱心妈妈”,与留守、困境儿童结对,为他们送去关爱和温暖。金台区妇联自2015年启动“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至今已开展8年多,“爱心妈妈”志愿者也从最初的30多人发展到近2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6800小时。在“爱心妈妈”的辐射带动下,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促进了全市儿童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宝鸡市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关爱儿童成长。市妇联开展女童保护知识宣传,下发《关于开展“女童保护”公益巡讲活动方案》《关于开展“女童保护”公益讲座活动的通知》,各级妇联组织在全市农村、学校、社区开展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公益专题讲座109场次,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966人,并把心理关爱贯穿活动全过程,有效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宝鸡市妇联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妇女在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的独特作用,通过举办巡讲交流、亲子阅读、公益宣传等形式,带着感情、带着温度传颂良好家风家训;利用“4·23”世界读书日、“5·15”国际家庭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等节日契机,组织开展“书香飘万家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亲子阅读、经典诵读、家风故事分享会、儿童故事大赛等主题实践活动30余场次。丰富多彩的家风传承活动,有力推动了新时代家风文化建设,营造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妇联在支持服务家庭教育中有着独特优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工作,进一步健全机制,整合资源,推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家庭教育活动,不断开创家庭教育工作新局面。”宝鸡市妇联主席樊瑞君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