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任然
每周四,设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家事纠纷联调室(以下简称联调室)里,都会有两名来自区妇联、区法院的调解员,来共同接访、化解家事类纠纷案件。
作为调解员之一的巴州区妇联副主席杨素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今年年初的一起家事纠纷案件。在这起离婚纠纷案件中,丈夫拒绝与身为全职太太的妻子分割财产。
杨素梅介绍,联调室调解员对该案开展庭前入户走访,了解双方生活状况、经济收入来源、家庭事务分配等情况后,运用普法加调解并行的方式,向双方当事人进行了有关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的介绍,并在调解过程中,以新时代家庭观为核心内容,进一步倡导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新时代家庭建设应该遵循平等互助原则。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防止一方隐匿、转卖、变卖夫妻共同财产,损害另一方合法权益,联调室还联动发出了巴中市首份《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
“在调解中,普法一直是政法系统的成熟工作经验,作为妇联工作人员,也可借鉴该项经验,在与法院等相关机构联动工作中,立足本职,注重在调解过程中促进新时代家庭观的构建,促进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巴中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吕华说。
“在市妇联的指导下,巴州区家事纠纷联调室便以‘夫妻’‘未成年人’‘赡养老人’为三大主题,倡导树立优良家风,大力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男女平等等家庭美德,提倡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杨素梅说。
吕华进一步介绍,近几年,巴中市不断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积极推进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全市各级妇联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各相关部门的联动合作,在市、县两级实现由妇联主席牵头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全覆盖,建立了家事纠纷联调室、心理调解室等各个驻点阵地,组建由党员干部、巾帼志愿者、法律工作者等人员组成的各类人民调解员队伍750名。
而在巴中市通江县,就有33名乡镇妇联主席组成的家事调查员队伍。
通江县妇联主席杨渠介绍,通江县法院、妇联深化协作,引入家事调查制度,请乡镇妇联主席为“家事调查员”,依托县法院家事调解品牌,联合组建了“易芳进法官心理调解室+基层妇联”婚姻家庭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致力于把家事纠纷调查好、调解好、审判好,以家庭“小平安”促进社会“大和谐”。
“服务队在家庭调查工作中,同样非常注重促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杨渠讲述,今年,家事调查员在处理一起父亲不愿履行抚养子女义务的案件中,以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根本遵循,向其父亲、母亲讲清了监护人应该履行的义务,为矛盾的有效化解奠定了基础。调查员还向其家人普及了科学家教的方法,并适时与未成年子女沟通,并进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杨渠介绍,下一步,通江县妇联将根据市妇联的相关要求,加强对“家事调查员”的培训,围绕“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等方面,充分利用“家事调查员”开展家事矛盾纠纷化解的有利时机,加强宣传、引导、培育,积极构建新时代家庭观。
杨素梅也介绍,今后,巴州区家事纠纷联调室将继续深化推进家事化解机制,巧借外力,邀请教育局、司法局、团委等部门,联合打造巴州区家庭教育指导站,专门负责对离婚纠纷、抚养权纠纷等案件的当事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成立巴州区婚姻指导中心,专门对离婚纠纷当事人开展婚姻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庭和谐;组建促“和”法律宣讲团队,深入社区、广场、学校等开展法制教育,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建立保“未”家长课堂,对巴州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长依法带娃,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