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家庭周刊 情感婚恋 PDF版下载

栏目:婚恋咨询室

版面: 家庭周刊 情感婚恋

和感情深厚的老公如今走到形同陌路


    本期做客专家

    亦茉,相待心理高级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Q:

    我和丈夫是高中同学,后来考了同一所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婚姻。十几年的情感基础,我觉得我们的婚姻牢不可破。婚后有了孩子,我们工作很忙,老人帮忙带孩子。我有空就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尽力给孩子所有的关注。后来,我意外发现丈夫和手机里的聊天对象,两个人互诉衷肠,关系升级到彼此暧昧。

    那一刻被击中的我什么都没做,关上手机仔细回顾这十多年的婚姻状态,我发现已经不了解他了,我们好久都没有谈心,也很久没有夫妻生活了。

    不知何时开始,自己看丈夫总是各种不顺眼,谈起家里的事总是指责他不上心,频频吵闹之后都累了,沟通越来越少。现在看到与自己逐渐陌生的丈夫和别人分享日常,倾诉思念,心里无比难受。想起过去的亲密和如今的形同陌路,我不知道感情深厚的婚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魏妍

    A:

    魏妍,你好!

    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你对于婚姻的变化是缺少觉知的。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一段感情深厚的关系会逐渐变成陌路。

    1.亲密关系中的差异化。 

    热恋期,你看对方什么都是好的,以至于会忽略对方身上的一些缺点。这就对应了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对于处于恋爱萌动期的两个人来说,甚至会把对方的缺点都看作是具有新鲜感的优点。

    步入婚姻后,两人之间的差异化显山露水,同时又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最终导致两人“水火不容”。如妻子认为:“老公回家后只是躺着玩手机,眼里什么都没有。我凭什么每天既要工作还要做家里的保姆呢?”丈夫心想:“以前她挺温柔,怎么结婚以后变成怨妇,天天唠叨。”

    最终导致婚姻中的两个人不由得暗自后悔,原本相爱的两个人,随着婚后的柴米油盐而变得相看两生厌。这恰恰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婚姻的本质:包容理解,彼此信任,求同存异。

    2.两个人逐渐疏远。

    由于差异不断被放大,接踵而来的就是不断争吵,如果两个人都不主动进行沟通和积极解决问题,久而久之隔阂便会越来越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便会一直卡在两个人的心里,随之导致亲密感逐渐降低。随着两人之间没了话题,亲密的举动也会越来越少,生活中也从“我们”逐渐变成了“你”和“我”。谁也不会主动妥协和让步,甚至会认为一切都是对方的过错。

    长此以往,生活中便会衍生出更多的指责、抱怨、攻击,最后,彼此间连说话的欲望都消失了。

    3.对方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婚姻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完美,也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牢不可破,在两个人不积极解决的情况下,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矛盾,也会形成一个永久性的“疙瘩”。小问题不解决,大问题不沟通,于是两个人的关系会渐渐失去黏性和原本的亲密感,最后的结果便是彼此冷漠,相对无言。

    两个原本很亲密的人,虽然处于同一屋檐下,但两颗心却逐渐疏远。彼此之间没有了情感流动和诉说欲望,也没有了互相迁就和彼此包容的心。

    对于婚姻来说,从激情趋于平淡本就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彼此之间层出不穷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最终会如同滚雪球一般堆积很多无奈和悲哀。直到彼此身心俱疲地看着婚姻中的对方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总是在用自己认为的“好”去对待对方,有不满也不会轻易表达。会害怕让对方看到真实的自己,更害怕看见关系里真正存在的问题。两个人在潜意识下“共谋”,像角色扮演般,扮演着对方期待的自己。于是,都觉得自己是一直在付出的一方,倍感委屈、不甘,继而愤怒。最后,无意识地把爱的能量消磨殆尽。明明伴侣就在身边,还是觉得孤立无援。

    可哪怕离开了这段关系,习惯了假性亲密的人,无论面对谁,都会因为要“坦露自己”而焦虑不安,会无意识地扮演对方期待的角色,来掩盖真实的自己。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么无论辗转于多少段关系,都无法和别人有真正的联结。

    这种婚姻僵局最大的问题就是夫妻沟通停滞在表层,成了公事公办,忽略了双方的感受交流。人们常说“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对错的地方”,爱就是双方的情感交流,对错就是公事公办地交流。

    清楚婚姻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你老公这个年龄阶段的内心需求,在自我成长的基础上掌握沟通技巧,提升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就可以打开老公封闭的内心,两个人也可以重新修复关系,找回幸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