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芬芳》聚焦一对在贫困中跋涉成长的兄妹,着重讲述杨烈芳等女性沉浮跌宕的命运,描绘了一个大家族中四代数十人的众生相。小说艺术地书写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生活中“人的巨变”,尤其是乡村女性非同凡响的人格成长。作者将家族之间互相帮衬、血浓于水的亲情付诸文字,文字中对故乡深厚质朴的热爱与眷恋让人动容。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实习生 贺雅慧
近日,由周瑄璞历时两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芬芳》,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
《芬芳》着重讲述杨烈芳等女性沉浮跌宕的命运,描绘了一个大家族中四代数十人的众生相。作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书写中原乡村从20世纪70年代直至当下的历史演变及生活变迁,时间跨度半个世纪,描述人们从追求温饱到建设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历程。
作者以充满美善的笔触书写小人物的奋斗历程,记录其精神的蜕变,以元气淋漓的鲜活细节再现中原乡村从20世纪70年代至当下的历史变迁,也把家族之间互相帮衬,血浓于水的亲情热烈地展示出来,让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当下感受到了20世纪那种真挚浓厚,叔伯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作品中对故乡深深的热爱和眷恋让人动容。
生命的芬芳
《芬芳》是一部关注中原城乡生活的长篇现实题材力作。从20世纪70年代写至当下,时间跨度半个世纪,把杨烈芳兄妹的成长经历作为主线,杨姓家族数十位人物命运为辅线,通过人物命运、生活的向好转变反映出时代发生的巨大变革,由此歌颂勤劳勇敢顽强的人们永不服输、向美好生活进发的精神品质,多角度、零距离地写出了中原大地上个人与家族、农村与城镇的历史演变及内在变化。
就小说人物而言,文中的杨烈芳和罗锦衣都有着旺盛的,甚至是强悍的生命力。她们一无所有,一往无前地打拼与奋斗,执着、坚强、勤奋,有着不竭的动力与热望,同时她们像大地一样温厚包容,不知疲倦。命运将她们搡进严酷难挨的生活,她们惊鸿一现,成为泥土中开出的各色花朵,顽强绽放,尽显芳华。
“女性在家庭、社会、民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原女性像大地一样质朴、无私奉献,一代一代、脚踏实地、用双手创作生活的精神非常可贵。”《芬芳》主要书写中原女性,书写她们身上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奋斗精神。作者延续一直以来的风格,将女性人物作为刻画重点。写她们的发芽、开花和与收获,写她们如同土地般芬芳的日常生活。她们渺小、平凡,但善良、坚韧,扎实走过每一个生命历程,对家庭、社会、民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以善美、诗意、细腻、丰满的笔触,记录乡村发展之路,记录乡村儿女的奋斗故事,为乡村振兴画像,为普通人物立传,深刻反映了中国城乡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顽强拼搏的伟大精神。她们,尤其是那些立足乡村泥土的女性,努力活成了各自喜欢的、想要怒放的样子。
中原的语调和美食
《芬芳》以扎实的生活体验和采访为基础,在对故事发生地几十年发展历程的描绘中运用了许多当地的特色语言,这些语言也被单独整理出来,以卡片的形式附在书中,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比如,不郎盖、载嘴儿、丧眼摆呆等。读者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切身体会到故事中人物的神态表情,感受他们的无奈、倔强,甚至可以闻到河南泥土的芬芳气息。
小说中方言的使用让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比如“我说,下车走多使得慌,几百里地,俺又不是憨子,给腿扛劲哩?”虽然是方言,但也很通俗易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慢慢理解摸透它们的意思,兴许还会潜移默化地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作者对方言的使用也很好地掌握了尺度,不论是量的使用还是感情色彩的运用,都在幽默的基础上有所节制,不至于显得过于繁复。也正是在这样真实自然的对话中,人物乐观幽默豁达的心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凭着这样积极向上的姿态,人物虽然艰苦但也慢慢熬过了那些在土里刨食的日子,迎来了自己和家乡的芬芳。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在当时那个年代,没有高端的食材,人们常常不能果腹,却有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比如胡辣汤、踏菜馍、炸咸食菜、蒜面条、红薯糊涂……在物质贫困的年代,它们都是美食,并不是因为有多好吃,而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原汁原味童年的记忆。有时候,人们吃的是回忆和时光以及历史。
对于外乡人,这些美食新鲜好玩,通过作品中的描述,也许会禁不住想去尝试一下那热乎乎的、泛着香味儿的、让人垂涎欲滴的各色美食,也尝试一把当河南人的感觉。而对于土生土长的人来说,看到这些食物的名字,脑海中就会出现一段儿时的记忆:或是在烟火缭绕的家里,听着母亲的唠叨和呼唤;或是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听着小贩的叫卖声……吃一碗家乡味是对年少时疯跑着的自己的最好纪念。
如火如荼的生活
60多年前,作家周立波在湖南益阳清溪村创作了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能从这部作品中感受到中国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精神风貌,感受到社会生活对文学的丰厚馈赠。因此,自2022年开始,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成了一项长期开展的文学行动。这项计划邀请全国广大作家和所有文学写作者共同拥抱新时代、书写新山乡。作品体裁须为原创长篇小说,内容主要展现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在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芬芳》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重点关注的第二批作品,也是目前为止该创作计划中第一部女作家创作的、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作者具备深厚的乡村生活积累、扎实成熟的文学表达和敏锐独特的时代感受力。作品以文学的方式关注、思考社会现实,以小人物的命运为关注对象,并在作品中不露痕迹地植入精神理想之光;同时以充满美善的笔触、真实的生活描述回望峥嵘岁月,试图唤起尘封的记忆,见证了乡村的变迁、新时代乡村的发展,以及家乡亲人的命运走向,由此映射出中国城乡改革开放所走过的路程。
当被问起本书想传达的思想时,周瑄璞说:“我一直在努力书写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真诚地表达着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想通过我的写作告诉世人,中国人曾经这样生活,我想让大地上默默一生的那些乡亲,被更多的人看到。”正如作者所言,大地生生不息,大地上的人们绵绵瓜瓞,都是为了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文学作品有很强的纪实功能,通过书写众多普通人的故事,可以更好地纪录人类奋斗的足迹,以及历史前行的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