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综合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综合

携推动摇篮的手 创合作共赢大业

“一带一路”上的“半边天”纪事


    刘莉

    吕翠峰

    林巧玲

    编者按

    绘一方锦绣,展万里宏图。共建“一带一路”走过10年,给世界带来引人注目的深刻变化,开辟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搭建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新平台,提升了有关国家的发展能力和民生福祉,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拓展了新实践。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从未缺少过女性的身影,她们在各自的领域纵横驰骋,为把“一带一路”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作出“半边天”贡献。

    罗马尼亚辽宁经贸合作区总裁刘莉:

    从东北到东欧 续写家国情怀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2022年4月,刘莉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的那端是河北省一家铸造行业公司,由于开展海外业务的需要,想在罗马尼亚投资建设厂房,但由于对国情、政策等方面不了解,希望得到她的帮助。

    刘莉是罗马尼亚辽宁经贸合作区总裁、营口奥凯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早在2011年,她的父亲刘世玉创建了罗马尼亚辽宁工业园区。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刘世玉十分激动和振奋,将自己的事业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让他平添了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父亲的感召下,刘莉与家人共同为中国与罗马尼亚的经贸往来搭建平台。

    在了解到这家企业的需求后,刘莉第一时间联系了罗马尼亚辽宁工业园区的负责人,并很快敲定了国内企业前往罗马尼亚考察的日程。在全程免费的对接和服务下,河北这家企业已经于今年开始如火如荼地改建厂房,不日将投入生产,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罗马尼亚辽宁工业园区积极参与两国之间的商业交往、文化交流,促进了辽宁省与普罗霍瓦省之间的互动和往来,并多次促成和举办大型商贸对接,邀请罗马尼亚政府、企业到访中国,体验中国“速度”,品尝多地农特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

    如今,位于罗马尼亚普罗霍瓦省的辽宁工业园区已入驻10家企业,涵盖了木材、塑料制品等行业,打造了塑料制品产、供、销全产业链,印有中国元素的塑料制品通过罗马尼亚销往欧洲各国。通过产业链的打造及对周边市场的了解,为入驻园区的中国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

    园区除了10余名中国技术人员外,还在当地招聘了70余名员工,为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作出贡献,罗马尼亚辽宁工业园区连续多年成为当地第二大纳税企业。

    作为一家“走出去”的企业,刘莉始终不忘肩负的使命,让“一带一路”成为造福中国同共建国家的“发展带”、惠及人民的“幸福路”。

    在企业中,中方技术人员毫无保留地将中国技术教授给罗马尼亚员工。在中国和罗马尼亚传统节日的时候,大家都会一起制作、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一带一路”让两国人民有机会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历史。虽然两国相隔万里,但浓浓的情谊让两国人民亲密无间。

    刘莉告诉记者,“一带一路”为国家合作之间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也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她是“一带一路”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刘莉表示,要把罗马尼亚辽宁工业园区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对接给更多的国内企业,赓续父亲的梦想,继续带领家人通过加强通道建设、平台建设,投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多作贡献。

    上海果锐科技创始人吕翠峰:

    漂洋过海 只为“舌尖上的幸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程浏可

    “我对非洲最初的认知来自一部动画片,叫《狮子王》。时至今日,小狮子辛巴被举起来时,辛巴视角下的非洲草原,依然是我对非洲的第一印象。我与非洲的缘分,也许在那个时候就注定了。”WTO中非工业论坛上海代表处主任、中非民间商会副会长吕翠峰说。

    吕翠峰2002年创业,成立青岛思锐国际物流公司,大约从2008年起,公司开始拓展在非洲的业务。2010年,吕翠峰首次前往非洲,这次旅行也让她与非洲结下了更深的缘分。初到非洲时,吕翠峰对所见所闻产生了许多疑问:为什么非洲这片广袤的土地却很少见到繁华景象?为什么非洲人民如此喜欢并尊敬中国人?带着这些疑惑,吕翠峰开启了她在非洲大陆上的精彩篇章。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共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这一倡议为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吕翠峰认为这是祖国给予的机遇,也是这个时代给予的挑战,自己应该为祖国、为非洲、为世界作些贡献。随着中非合作的日益密切,思锐国际已在13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招募近500名非洲员工,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收入。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吕翠峰也产生了“做更多事”的想法。借助物流这个与各行各业建立链接的优势渠道,她开始思考将非洲优质的产品带回中国。于是,2015年,吕翠峰进行了第二次创业,成立上海果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将非洲优质农产品引进中国市场。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吕翠峰的足迹遍布非洲各地农场,对每种产品都进行仔细调研。公司内部还定期举办“试吃会”,让大家一起来品鉴非洲的“果实”。

    果锐科技在2022年成功将肯尼亚的新鲜牛油果带到了中国。2022年8月26日清晨,45吨新鲜牛油果通过皮尔卡亚号货轮运抵上海外高桥港区,这标志着首批通过海运大规模进口的非洲新鲜牛油果成功抵达中国。此外,果锐科技还引进了包括乌干达芒果干在内的各种非洲坚果和水果干。吕翠峰通过果锐科技搭建平台,让非洲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作为“改革开放40年物流40人”,吕翠峰感慨地说:“是国家给了我们女性最好的机会,让我可以在过去这么多年里,做有价值的事业,帮助非洲人民,体悟丰富多彩的人生,也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女性力量。”

    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巧玲:

    用花卉为“一带一路”扮靓添彩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连续三届承担“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场花艺及花卉绿植总体设计布置工作的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巧玲。

    在论坛会客区,签约间等场所,一件件精致靓丽的花卉设计让参会者愉悦而惬意,纷纷惊叹设计者的匠心和这些花卉设计传递出的美妙文化内涵——

    和谐共荣——苍翠的龟背竹俯仰相望,玫瑰、跳舞兰共生其间,如同一幅画卷,展现繁荣与共,尽显和谐共荣。

    大道同行——大丽花、粉掌、黄芋,不同的花代表不同的花语,此刻,他们汇聚一起,在合作发展的大道并肩前行,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合作发展——合作是发展的翅膀,明澈的跳舞兰如同飞翔的翅膀,传递光明与希望,带动合作与交流,谱写繁荣与发展。

    ……

    据统计,本次布展共计使用花卉绿植约2.3万余株,包括散尾葵、红掌、粉掌、波士顿蕨、绿萝、蝴蝶兰、万年青、大丽花、跳舞兰等近30种花材。

    据介绍,本次论坛共使用礼仪插花300件,讲台花40件,签约花20件,贵宾室花艺60件。

    林巧玲介绍,北京花乡花木集团全方位做好论坛的花卉服务保障,本次高峰论坛花艺总体设计理念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融汇绽放,通过精湛的技艺展示了丰台花乡深厚的花卉文化底蕴,为高峰论坛营造隆重热烈、喜庆祥和的氛围。

    “参加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塔吉克斯坦拉赫蒙总统对我们的花艺、花卉布置印象深刻,邀请花乡花木集团为塔吉克斯坦协助接下来在塔举办的大型活动进行花艺布置,使得我国的花卉文化走出国门与国际花卉文化有交流。”

    林巧玲带领的花乡花木集团,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一路走来,北京花乡花木集团作为首都园林绿化行业的优秀供应商,曾为2008年奥运会、第一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活动提供了优质圆满的花卉服务保障。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